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易梦婷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易梦婷,.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与营养,2023.3. DOI:10.12721/ccn.2023.157262.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气相色谱以及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应用进行分析,提高检测的高效性,确保食品安全。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食品检测
DOI:10.12721/ccn.2023.157262
基金资助: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将测试样品使用液相色谱分离,经过和质谱联用接口,从而将溶液进行电离,被电离后产生离子成为了母碎片离子,再使用激发电压二次电力母碎片离子进行收集,对样品开展定性和定量分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特点主要包括分析范围大、适用于所有化合物的检测、具有较强的分离性能,对于在色谱中没有被完全分离的混合物也能够结合离子质量色谱图开展分析,明确每个组分的结构信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将被测样品以色谱柱的形式分离,通过接口进入离子源,经过电解后成为离子,在离子到质谱质量分析器过程中设置了离子流检测器,从而及时截取了部分离子信号,获取了时间和扫描数和总离子流强度相关变化图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分析准确以及分离效率高的特点,但是对样品的纯度有一定的要求,除此之外,质谱法定量分析过程比较复杂,需要两种技术融合,实现两种技术的优势互补。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3.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首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应用,通过对农产品中有机磷、有机氮等化合物残留量进行分析,该方法十分灵敏、准确性也比较高。其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在食品风味成分分析上应用,其通常与SPME、SDE和顶空装置进行连用,从而能够专区的分离食品风味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装置时两种技术的融合,检测定性和定量的精密度较高。气相色谱能够将食品风味中气化的样品在色谱柱中分离,在完成分离后,将化合物进行检测。最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矿物油进行检测,现阶段我国矿物油检测主要使用乙醇、氢氧化钠试剂,同时将其接入冷凝管实现皂化,该种方法通常应用于矿物油检测。在具体食品矿物油测定时,包括多种类型的食品矿物油,而通常矿物油组分比较复杂,且包括部分非矿物质油不属于皂化物,从而使用皂化法容易造成误判。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于一些天然不皂化物食品矿物油的检测效果更加精确、灵敏度更高。

3.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食品中含有不同的化合物,通过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第一,可以用于食品脂质分析,脂质是所有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物当中脂质可以提供大量的营养,同时脂质存在形式有多种,部分脂质结构十分简单,但是其他分子具有可变结构,当前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联用技术能够针对食物中三酰基甘油、脂肪酸等磷脂进行分析,用于各种蔬菜、肉制品脂质含量分析。第二,对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植物的主要结构以及人体主要能源,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联用技术能够对分子量大的寡糖进行分析,不必进行分馏、纯化就能够分析和鉴定未知的碳水化合物。第三,维生素作为人体的重要成分其含有多种结构特点,大部分维生素具有热不稳定以及容易氧化的特点,采用液相色谱是分析维生素的主要技术,一般使用电喷雾或者API电离源。第四,对食物中类黄酮进行分析,作为制物的次级代谢物,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有助于促进人体健康,结构十分多样,类黄酮一般存在于植物中,含量较少,难以分离。但是类黄酮使用电喷雾有着较高的灵敏度,从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分析类黄酮的最佳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质谱的灵敏度。第五,对食品中霉菌毒素进行分析,食品在加工以及农业化处理等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少量的霉菌毒素,其对人类健康有害。为了保证食品中有毒物质含量符合相关规定,需要采用高性能分析技术进行识别,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灵敏度较高,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中有毒化合物的分析。霉菌毒素在食品储存过程中容易进行繁殖。通常情况下,在谷物和油料种子种更容易出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适用于高通量样品,能够直接检测出霉菌毒素种复杂的生物和代谢物,通过多种质谱法包括ESI、APCI等电离离子源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第六,对食品中农药残留进行分析,农药存在于各种食品当中,农药和真菌毒素相同,分析食品中的农药要筛选大量的化合物,目前农药分析主要是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很多情况下会使用串联质谱来分析,从而进一步简化样品处理,可以在单一色谱中分析其残留量。此外,可以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标准液来进行定量分析。第七,对食品中的过敏原进行分析,在临床中有部分患者对一些食品过敏,过敏源很多是大多数人口的基本饮食,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蛋白质分析中具有高灵敏性,能够准确识别过敏源,当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鉴定食品中花生过敏源检测实现了百万分之一的级别。通过对多种食品基质进行分析,明确其中是否存在坚果,从而对液相色谱质谱方法的选择性进行检验。

总结

简而言之,本文对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分析,分别阐述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中检验的应用,其具有分析速度块、灵敏度较高的优势,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要求也逐渐升高,食品检验部门要通过创新,采用准确、高速的检测方式,从而对食品能进行有效筛选和分析,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良好的技术。

【参考文献】

[1] 湛 嘉 , 俞雪钧 , 黄 伟 , 等 . 复杂基质食品中 7 种添加剂的气相色谱 / 质谱检测方法 [J]. 分析科学学 报 ,2008,24(6):729-731.

[2] 张国民 , 温素素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测定食品中 17 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含量 [J]. 理化检验 ( 化学分册 ),2020,56(1):46-5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