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链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张志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志文,. 问题链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应用化学学报,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420.
摘要:
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改变过去以“师教”为主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创新应用强调“生学”的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有效思维,有效生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问题链的有效应用价值、原则与策略展开了深入的探讨,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问题链教学策略初中化学
DOI:10.12721/ccn.2023.157420
基金资助:

1基于问题链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对初中生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与学习动机的激励产生极大影响,同时也对他们自主学习力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如果在整个化学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设计及运用问题链,再结合初中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本学情及个人兴趣爱好等,灵活地设计一连串彼此相关的趣味性引导问题,那么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并且可以在化学课堂中一直保持学习积极性,最终助力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得以顺利提高。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知识时,为了帮助初中生对该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等方面知识形成深刻认知,可以摆脱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内容,为学生展示图1所示的多种实验装置图。截图1739502789.png对照图1,可以相应地设计问题链来引导学生思考图中不同种二氧化碳制取实验装置或仪器的基本原理,并且对比分析各个实验装置或设备的优劣势所在,最终找出最佳的二氧化碳制取实验方案。由于不同实验装置与设备本身的操作难度各不相同,装置构成结构也会存在不同,用药量或者实验的环保性等也有所不同,都是学生在分析问题中需要考虑的内容。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可以辅助初中生深入理解二氧化碳制取方面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实验方面的知识,极大地提高了本堂课化学知识的学习效果。而在问题链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验方面的内容来针对性设计如下一连串的引导性或启发性问题:①为什么有的实验装置在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中存在收集不满的情况?②在运用单孔塞开展实验的时候运用的反应容器有何种特征,它们各自适宜应用于何种实验情况?③通过对比分析单孔塞与双孔塞,说一说它们都有何种优点与不足?④在收集完二氧化碳之后,整个化学反应依旧在持续进行,这反映出本套实验装置有何种不足?可以从哪个方面进行改进与优化呢?但是要注意保证问题链设计中的问题本身可以和化学实验教学的步骤保持同步,尤其是要尽量使二者环环相扣。由于该种问题链设计本身是基于趣味性比较强的实验操作形式开展,更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与学习的兴趣,保证他们在本堂课中高效地开展思考活动,整体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2基于问题链设计,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开展深度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有效思考、大胆质疑和探索等一系列有效性学习活动,最终帮助他们在化学课堂中高效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特别是化学实验部分的知识本身具有非常突出的知识“特色”,如有趣、新颖、生动与直观等特征都是化学实验知识的具体表征。在实际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化学实验知识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它们对初中生的好奇心起着强烈的刺激作用。但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化学知识或者化学实验问题本身也有一定难度,如果过于轻松地学习是起不到锻炼思维、促进学生学力提升作用的。

例如,在“氧气制取”部分化学知识教学期间,可以指导学生对整个化学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借助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锻炼及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等,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某些发现或者碰到的一些疑问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首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出图2所示的氧气制取实验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具体实验装置图,之后再对照图2所示的各种实验装置为学生设计一系列问题构成问题链,借助这种问题链的科学设计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质疑,最大程度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化学知识的实效性。截图1739502824.png在对相应的问题链进行设计中,需要围绕初中生自主思考和大胆质疑视角,灵活地设计下述一系列的启发性和探究性问题:①在利用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过程中一般需要图2中的哪些实验器材呢?②在选择漏斗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氧气制取过程的安全性,需要选择普通漏斗还是长颈漏斗呢?为什么?③需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构成氧气制取实验的反应器呢?④如何才能够加快氧气制取的速度?这其中包含有何种化学原理呢?等等。

借助上述问题链,可以在问题引领下,促使全体初中生结合本部分所学化学知识来积极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而在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对上述这些探究性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过程中,为了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可以指导学生大胆思考并鼓励他们在思考过程中敢于提出一些全新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在借助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期间,如果一滴一滴进行滴加液体,那么是否可以对整个氧气制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速率进行控制呢?”也有的学生会想到“在长颈漏斗上面是否可以单独设置一个控制液体流速的开关来对化学反应的速率进行控制?”等等。

结语

问题链本质上是一种问题设计方式,具体是结合教学需求与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与学需,将课程知识传授目标与学习技能培育要求等相应地以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问题组形式进行呈现。在问题组中一连串彼此相关而又独立的问题呈现,可以指导学生的思维逐渐导向最终的化学问题求解突破口上。化学学科是学生升入初中之后首先接触的一门课程,由于其中涵盖了比较多的抽象性化学知识点,并且相关化学问题本身的综合性与繁杂性等特征比较突出,如果可以巧用问题链,可以由易到难的顺序,引导学生通过逐个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终实现解决预定化学问题的目标,极大提高了初中生化学问题求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龚真文.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的要点分析[J].现代盐化工,2022,49(01):136-137.DOI:10.19465/j.

[2]朱海燕.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茶文化的研究[J].福建茶叶,2022,44(02):98-10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