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中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周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文,. 初中化学课堂中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J]. 化学研究前沿,2024.9. DOI:10.12721/ccn.2024.157082.
摘要:
大单元教学强调深入研读学科课程标准,精准把握教学方向。教师需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巧妙串联各知识点,形成逻辑严密、内容连贯的学习路径。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大任务或大项目,鼓励学生跨越传统课堂界限,进行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在这一过程中,强化实验操作与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内化。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初中化学课堂中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82
基金资助:

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于知识点的碎片化讲解,难以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综合能力。大单元教学则通过整合单元内容,系统性地梳理知识点,加强学生学科意识的培养,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维度,强调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整合相关联的知识内容,从统筹整合的视角,完成单元教学活动的科学合理布局,使得大单元教学活动能够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促进学生的深层发展。

一、初中化学课堂中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大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更加注重活动内容之间的层次性。教师需要基于大单元主题,分步实施大单元教学活动,并基于教学重难点,拓展延伸内容布局。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领悟单元知识,也能够立足学习基础,挖掘知识背后所渗透的化学本质规律,逐渐扩大认知领域,实现深度思考,构建起层层递进的教学结构与教学体系。由此,单元教学便将指向学生的深度学习,着力于学生的多元发展,最终达成高效化学课堂的有效建构。

二、初中化学课堂中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与基础,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为后续教学计划提供标准化参考。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就应该聚焦核心素养,依据大单元教学内容,分步设计聚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师还应该综合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大单元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为学生后续大单元实践探究提供有力支撑。

以“酸和碱”为例,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1)化学观念培养目标:学生能够在单元学习中认识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及用途,形成学科观念。(2)科学思维培养目标: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掌握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及反应规律,实现物质转化,了解物质制备,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学习控制变量与对比实验的方法,形成实验探究思路。(3)科学探究与实践目标: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了解溶液酸碱性,学会测量与调控溶液酸碱性的方式方法;了解常见化肥及合理使用的规定,知道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4)科学态度与责任目标: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认知酸、碱、盐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化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增强探究化学知识的内驱动力。如上,教师在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的时候,立足新课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了严谨、全面的大单元教学目标。这也将为学生后续更高质量的大单元实践探究指明方向。

(二)设计趣味实验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教学的必要环节,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除了着重传授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兼顾实验教学,借助实验操作及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进而扎实掌握化学知识。教师在设计化学实验时,应当紧紧围绕单元主题,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点,突出化学实验内容的趣味性,确保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探究中可以丰富化学知识储备,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度融合,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碳和碳的氧化物”为例,教师可以基于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实验,对其进行合理的创新设计,使实验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性,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全神贯注地投入实验环节,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在正式实验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日常非常喜欢喝碳酸饮料,那么碳酸饮料中的气体是什么呢?”教师接着简单介绍碳酸饮料的制作原理和流程,进而自然导入二氧化碳制取实验,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实验操作步骤。时间或器材充足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同制作气泡苏打水,力求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相关知识点建立深入全面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其实验操作能力。

(三)创设生动情境

大单元教学离不开生动情境的支撑,其目的在于引领学生深入情境中真实感受化学知识生成过程及应用价值,进而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并通过教师点拨、小组合作,探寻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路径。教师在开展化学大单元教学时,必须着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围绕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创建生活情境,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助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以“物质构成的奥秘”为例,教师需要把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契机,及时创建教学情境,把抽象概念以直观可视的形式呈现出来,带领学生直观观察实验现象,做到理性思考。就拿“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来说,教师可以提前准备浓氨水、浓盐酸等化学制剂,要求学生用棉棒分别蘸取两种溶液,并利用放大镜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深度,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浓氨水和浓盐酸挥发后形成小液滴,之后会清晰地看到白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除了实验情境,教师还可以以故事、动画、视频为载体进行情境创设,将丰富单元知识融入情境,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全神贯注地参与课堂活动,切实感受到化学学科的趣味性。

(四)引入信息技术

化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息息相关的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化学实验现象的过程,可以从中分析出对应的理论知识,进而真实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进一步优化学习成效。在大单元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时,可以积极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让化学实验操作不再受器材、时间的限制,且更加安全高效,带领学生在神奇的化学世界中自由探索发现。

以“金属和金属材料”为例,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钢尺、缝衣针、锅具、铝箔、圆珠笔笔尖、自行车车架等生活中常见金属制品,要求学生初步根据金属外观判断金属光泽,敲击声音来判断金属材料制成,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金属制品。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教师还可以合理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带领学生观察一些稀有金属物品,比如让学生佩戴虚拟现实头像,跟随不断推进的画面观察东汉时期制造的青铜奔马、公元953年河北沧州铁狮子等,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金属化学性质解析做好铺垫。在讲解铁的锈蚀与防护知识点时,教师同样可以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真实还原铁锈蚀的过程和细节,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说一说防止铁锈蚀的方法。在学生表达观点后,教师进行及时纠正、补充、总结,确保每一位学生均能正确掌握化学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单元核心知识点深深印刻在心中。

三、结语

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大单元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应该注重系统、整合,在意识理念上认同大单元教学开展的价值与作用,充分发挥出大单元教学的整体优势,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大单元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滕学梅.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J].学园,2023,17(20):50-52.

[2]施一飞.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3,(21):117-119.

[3]李守娟.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微探[J].智力,2023,(11):147-15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