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改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及素质研究——以焊接专业为例
张保海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保海 ,. 诊改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及素质研究——以焊接专业为例[J]. 中国职业教育,2021.12. DOI:10.12721/ccn.2021.157038.
摘要: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指导是大学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重要工作。本文在诊断与改进教育理念下,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列举就业指导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诊断与改进的教育理念是教育部在2015年提出的,旨在针对高职院校通过查找其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的不足,进行改进,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人才。本文还对大学如何分层分类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以及在这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剖析。本文最后就大学生分层分类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建议。本文就职业院校焊接专业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就业创业大学生焊接
DOI:10.12721/ccn.2021.157038
基金资助:2021年度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立项项目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系统设计不到位。

当前院校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主要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第一方面就是授课,针对就业与创业的理论课程;第二个方面就是社团培训,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就业创业的选修以及社团培养等;第三方面就是开展针对性的讲座。从授课方面讲,授课的内容主要是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内容以及创业的指导。从社团方面来说,社团的培养和锻炼还是比较片面的。从讲座来说,主要是针对大三学生的。这三个方面的指导老师都是辅导员和专业老师,从实际效果来看还是有一些问题的。首先,参与指导的老师群体比较单一,这三个方面的指导老师都是辅导员和专业老师,没有更多的人员和部门加入;其次,各方面的时间安排上也是有不合理的地方,大一进行的职业生涯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不能和大二进行的实践工作相联系,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讲座主要针对大三学生也不合理,这个讲座应该是贯穿整个大学时期的。

2. 学校对就业创业只看重结果。

大学对学生就业创业唯结果论的情况比较严重,只看重学生的就业率,在这看似鲜亮的就业率数字背后,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就是就业的质量问题,例如,焊接专业的学生有多少进入了作坊式的企业,而不是进入自己理想的企业。其次,职业教育是方向性教育,让学生从高中的思想进入职业教育的思想是系统性的教育,而不是开学的一个讲座可以完成的。

二、大学生分层分类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重点和难点剖析

大学生分层分类就业创业指导就是针对不同时期的大学生采用不同指导方式和方法。大学三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大一时期学生是比较迷茫的,对未来没有详细的规划;大二时期,是成长时期,有了自己的想法;大三时期,学生的心智稳定了,心理成熟了。学生所处的时期不同,采用的就业创业指导方式方法就不一样。分类就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需求以及职业的选择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学生在毕业时的需求有三种,一是就业、二是创业、三是升学。针对就业需求来说,学生投简历、面试并不是盲目的、没有目的的。因为各个专业都有符合各个专业的岗位,不同的岗位也需要不同专业的学生。所以,创业就业指导的工作要对学生分类的去指导,而不是统一的一个标准。

第一,指导学生能够做到充分的自我认识。能够清楚地认知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素养,可以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只有全方位地了解了自己,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且让自己一步一步地一步地实现这个规划。第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教育的主要培养方向就是为社会输出专业性技术性人才,焊接专业就是为社会培养各种的焊接人才。因为专业不同,所以要有针对性地培养,要把学生需要拥有的各种能力指标进行细化,让分层分类指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得到落实。

三、大学生分层分类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具体措施

1.不断提高各类学生的专业素养

要想指导好学生的就业创业,就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地了解,剖析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真实需求。首先要根据高职学校的标准和社会企业对技能的需求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例如焊接专业的学生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掌握高新焊接操作设备的技术。其次是搭建学生成长发展和选择平台。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是创业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需要搭建学生成长和选择平台,对学生分层分类利用平台进行了解。通过平台改变传统的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再次,健全学生实践体系。实践是检验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创造价值的根本,创业就业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要指导学生实践。

2.做好学生的三个课堂工作

学生的实践工作分为三个部分,即三个课堂,第一课堂就是所学的关于创业就业知识的理论课堂,就是在课堂中授课,通过课堂的展示交流、情景模式的设计等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第二课堂就是学校里面的各种测试活动、各种交流活动以及各种创业大赛讲座等,例如焊接专业可以举办焊接技能大赛,设立各种奖项,激发学生参加的热情,提高学生技能。第三课堂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堂,就是到企业中进行的实践,建议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在企业中建立学校的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经常的去参观实践,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知,感受企业文化,提高学生实践水平。

3. 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是学生在社会上长期发展的基础,所以学校要足够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的精神,让学生能够融入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总结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建设需要高级的技术型人才,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于高校的教育和实践。在教育部的诊断和改进教育理念下,学生从入学就需要进行创业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良好的专业素质为社会服务。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学校所有的课程设置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专业技能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学生的就业满意度,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也是提高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企业,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葛敬岩,齐妍,马玲,等.通过科研平台提高大学生创新训练质量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78-379.

[2] 唐川川.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以应用型金融类大学生为例[J].当代旅游.2019,(22).117.

[3]沈瑾,张晓红,吴斌,等.基于科研育人的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7).168~16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