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郭宏斌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郭宏斌 ,. 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J]. 中国职业教育,2021.12. DOI:10.12721/ccn.2021.157040.
摘要:
日前,中央和国家办公厅发布了《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学校结构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低于10%,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培养质量,必须从四个方面下功夫去解决这四大难题。
关键词: 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DOI:10.12721/ccn.2021.157040
基金资助:

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低、缺口大,企业快速发展却一“匠”难求。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做出了重要指示,即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此后,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这一切反复表明,国家下定决心、全力以赴,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我国的职业教育也正顺势而为,应势而动,向更优、更强的方向努力。由于产教融合程度低、专业设置陈旧、同质化、吸引力不足等突出共性问题,不少职业院校对接市场需求,创新教学模式;聚焦行业,开放办学,积极开发新产业、新职业方向的教学内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吸引力。

而且更加令人欣喜的变化是,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观念的认识正在悄然转变。长久以来,“低人一等”的成见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考不上高中,不能读中学,高职不能读大学”的观念根深蒂固。"工作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这一活例子向人们证明,职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见效最快的途径。根据统计,过去我国职业院校的大多数生源都是从农村来的,他们通过职业教育斩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也有许多人靠一技之长实现了人生价值。随着一些职业学校的就业率达到98%以上,许多职业学校一毕业就拿到七八千元月薪,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职校毕业生同样前途光明,大有可为。

一、解决好选“好苗子”难题

我国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大国工匠,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但是现实是,学生从初中就开始被分流,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因为他们的成绩不理想而被迫进入职业高中,而非自愿,或是出于对职业教育的兴趣而选择的。对于很多家长和初中生来说,上职高是一种被动的选择,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心理、教育理论和无数的事实证明,人的兴趣是使事业达到极致甚至达到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基石。假如学生对职业教育不感兴趣,那么他能成为大工匠吗?回答不言而喻。

要改变这一状况,有两条配套路径:一是要大力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薪酬待遇,使其工资、待遇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当,或更高,吸引对职业教育感兴趣的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对此,德国、澳大利亚都有先例。二是在中学开设职业教育课程,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值得一提的是,“普职比”的1∶1硬性规定,使以往的高考压力由高中生前移到了初中,不仅导致了不少家长的教育焦虑,更导致初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也越来越多。高中学生的心理相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成熟,并且可以自主选择,所以在高中分流更合适,可以让学生走大国工匠之路顺理成章。

二、解决好选聘教师难题

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对职业教育更是如此。职教与经济社会的直接联系要高于其它类型的教育,理论上讲,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可以上岗从事实际的操作和生产,而高素质的教师是关键。很多高职院校拥有大量的“双师型”教师,国家也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但真正能从事生产实际操作的教师并不多。而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实践课教师几乎都有过企业工作经验。

要改变这一状况,一是学校在选拔新教师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从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中选拔。现在,一些地方政府规定,学校选聘教师必须有研究生学历,而很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员工没有研究生学历。这种情况经常导致学校想招聘的人不符合招聘规定,可以招人,学校再也无法用。这个难题目前急需解决。第二,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职业学校教师要到企业接受一定时间的技能培训。但由于政策不配套,很多企业害怕延误生产,不愿接受教师到企业锻炼,导致教师培训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所以,为了达到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目的,政府应该制定配套政策来保护企业利益,以激发企业的积极性。

三、解决好实习实训难题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特别是生产实习实训更为重要。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也常常想尽一切办法与企业联系。但是,从总体上看,企业的积极性仍然不高,主要原因是部分地方政府没有在国家政策的贯彻和部门之间相互制约,企业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要改变这一状况,一是地方政府要细化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实习实习的规定,同时也要加强监督。或政府出资,建立国有职业教育生产性实习基地;或由第三方负责联系校企,使学校、企业摆脱日常琐碎的日常事务,把重点放在教学和生产上。其次,针对西部省份大中型企业数量少、学生实习难的实际情况,建议学校与校企合作建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当然,审计、市场监管、教育等方面的政策要配合起来,否则学校和企业都不会有积极性。

另外,应加强模拟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实践训练的需要。三是企业要树立双赢的理念。高职高专学生到企业实习实习,短期内会对企业的利益产生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根据国内外经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员工培训成本,而且可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四、解决好改变观念难题

理念与社会舆论环境对一项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良好的环境,会极大地促进事业的发展;不良的环境,必将严重影响甚至阻碍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与前几年相比,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正逐步走向成熟。但是即使如此,职业教育在很多人心中还是“二流教育”。不管是从家长、学生对普通高校的追捧和热情来看,还是从很多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毕业生“不理不理”的轻视态度上看,特别是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薪酬待遇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依然不容乐观。在各种不利因素和阻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困难重重。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不利于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整体环境。长期以来,国家各层面都在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效果并不理想。实际上,仅仅依靠舆论宣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制度为导向。为此,应改革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薪酬待遇体系,切实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薪酬待遇,使之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当,甚至略高。唯有如此,家长们不惜代价去争夺普通高中文凭的局面,才能改变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奔向普通高校的局面,才能使职业院校真正迎来春天。对高职院校来说,当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高素质人才。

结语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大力解决。真诚期望随着《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实施,职业教育的环境不断改善,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