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情境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创建有趣的教学场景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和本质规律。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为生物课堂注入活力和生命。因此,需要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在根本上转变思维和观念,并结合实际学情,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方法,以创造情境式的生物课堂,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教学的作用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这些生物都充满生机与多样性。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不仅应该传授理论知识,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关注生命的价值。通过引导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注重知识的创造与生成。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设计多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老师的不断启发和鼓励下,保持兴趣和探究意识,积极参与智力挑战,以获取知识并培养情感,是评估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手段。只有将知识融入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展现其活力和美感。曾有教师说过,无情境不教学。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以“形”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科学的结构加艺术的情境”才能成就一堂好课。
二、情境教学的实施
(一)提炼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可以创造出引人入胜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被动接受转为积极探索。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主动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以生物教材为基础,提取其中的要点、难点和重点,结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精心设计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确保问题的启发性和探究性,并能在适当的教学时机提出,需要巧妙地创建问题情境,从而直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此外,还需要激发学生在认知层面上的矛盾和冲突,以促使他们主动展开思考、分析和探究。
例如,在教授《细胞的增殖》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认识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本节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所以,笔者设置了课堂提问环节。我在课后开始时选择了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随着课程的进行,我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思维。通过提炼教材内容并设问,我创建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动力。
(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创设讨论情境
讨论交流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通过创设讨论情境,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激活课堂氛围,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当改变班级授课模式,首先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然后根据“组内差异、组间相似”的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进而创造适宜的讨论情境,我们应该不断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或任务的沟通、讨论、互动和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以实现思维的碰撞和优势的互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养。
在授课《细胞内的糖和脂质》时,我通过提前安排学生分组,每组5人,以优化学习效果。安排完成后,我开始展开本节课的正式教学。课堂开始后,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脂质和糖类的不同种类和作用,让他们初步了解本节课的主题。随后,我安排了一些探究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深入探索课程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立刻变得活跃起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创造出讨论情境,我成功地激发了课堂学习氛围。
(三)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创设直观情境
知识的呈现可以通过创设直观情境来提供新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来创造直观情境。具体来说,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工具来辅助生物课堂教学,将原本抽象的生物知识进行信息化的加工和处理,然后通过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各种形式进行呈现和展示,创造直观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多维度的感官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举例来说,当教授讲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门课时,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及特点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然而,这门课程比较抽象,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一些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因此,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运用了信息技术对这门课程进行了教学。课程结束后,我首先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了一段动画视频,模拟了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在直观的演示过程中,学生们专注地注意着。随后,我再使用图表总结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各种类型,以帮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和创设直观情境,我成功地提高了学生们的理解速度。
(四)结合趣味要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佳教育辅助。高中生物知识内容繁杂,学习难度较大,学生普遍感到困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兴趣为支撑,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必能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构建问题情境时,可以选择与学生兴趣相符的材料作为教学背景,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与教师一同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吸引学生从外部现象出发,积极主动地探索内部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样,学生将更有动力主动地投入到未来的生物学习中,为高效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问题创设教学法,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思维特点和生活经历,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近的素材来设置场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创造足够的探索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增宝,王动勋,葛珊.高中生物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分析[J].现代交际,2016(19):196.
[2] 李晓斌.浅析创设问题情境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J].吉林教育,2017,No.842(42):54.
[3] 王月婷.问题引导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使用策略[J].华夏教师,2019(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