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且产生了偏科现象,一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这直接影响到其它学科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和进步。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提升,引导学生准确表达,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形式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育理念逐渐进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由地发表对学习内容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课堂中凸显学生主动参与的趋势。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形式化教学的过程当中,这一过程会使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探究以及提问时间,进而忽略了教师进行系统讲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重点加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导致教师的知识点讲解被忽略,导致新的教学模式逐渐走向形式化,使学生不能有效理解教学当中所涵盖的重点难点,由于学生的多样化观点导致了教师不能够高效率地进行教学,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教师认为学生自主能力不足,不能有效进行自主学习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过程当中,提倡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认为由于当前年龄阶段的学生还不够成熟,对自身的控制能力较差,不能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导致学生无法完成每堂课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进一步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无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讲授,从而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实现不了教学目标,使学生的自主能力无法有效发展。在小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很好体现,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是要以教师讲解知识为主。这样的认知,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存在一些矛盾,使得新时代教育模式推进得不够彻底。
二、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的思考
(一)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形成更强的积极性和动力,这是我们教学当中所应该重点思考的一部分内容。小学阶段学生他们对于外界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理,并且高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历和生活经验,一些令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能够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后续知识的教学当中。例如,在对于《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一段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影片,让学生进行观看。在学生们进行观看的过程当中,围绕课文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同时对于狼牙山五壮士的爱国情怀进行更好的感受。作为教师我们在备课阶段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做好教学方面的有效改进和优化,这样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具备更强的动力,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们参与学习。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新时期下,教师需要合理使用教材,发掘教材中的积极内容,进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接受。小学教材中有着较多标志性文章,其中有诗歌、小说、散文等丰富内容。教师需要合理利用这方面的教材,引导学生形成对于文字的热爱,积极指导学生研究文学内容。比如,对于《少年闰土》的内容,需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并且了解旧社会对于劳动人民的压迫,了解文学艺术形式,进而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这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教师需要体现课堂教学的文化色彩。教师属于知识的传播者和讲解者,需要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进入到文化研究中。比如,可以利用有效的导入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文学性。只有利用良好的开头进行导入,才能让学生的后续探究充满趣味。对于《浪淘沙》的讲解,可以安排课前的朗读和吟诵环节,让学生提前感受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开展生动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直接体验文学内容。小学生比较喜欢一些项目活动,活动中学生的自由度比较高,而且有自主探究的空间,这正是学生最需要的。比如,可以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针对自己喜欢的教材作品或者课外相关作品进行分享和交流。学生可以通过相互朗读和讲述的方式进行交流,也可以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进而感染其他学生,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创新小学高段语文的教学方法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新鲜感,同时面对课堂也能够树立起更加积极的兴趣,一改对于语文枯燥单调的印象,让他们把学语文当作一种乐趣,爱上学语文。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课堂内外结合在一起,为语文课堂注入无限的活力。而且也可以多带领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将日常所学习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通过社会实践丰盈自身的语文知识,获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感受。此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多种感官的互动,拓展学生的认知,让同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语文知识产生新的感知,把知识学得更加扎实。
(四)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情感十分丰富,如果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能够从情感的角度对于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形成情感方面的共鸣,那么他们就能够对于课文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对于他们整个学习效果的提升而言是具有积极意义和帮助的。语文教材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写的,其中很多课文内容都涵盖着深厚的情感内涵,做好对其情感内涵的感受和理解,有助于整个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实际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了解效果,我们应重视让学生体会其内涵,深层次挖掘课文内容,更好的领会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降低其学习门槛。
结论: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具备较高的质量,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基础能力和道德素养。教师需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资源,通过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塑造学生的品质,让他们形成积极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祝捷.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48.
[2]冯林霞.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N].科学导报,2019-12-13(B03).
[3]蔡志鹏.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黑河教育,2019(1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