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李梁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梁,.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1.3. DOI:10.12721/ccn.2021.157025.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在教育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应对教育改革的需求和更好地对学生们进行教导,各地区不断地对自己的学校所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进行改革创新。创新思维是一种高度思维形式,不受现有方法和固定情况的限制,创新型人才也是建设强大祖国的保障,因此,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考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创新能力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25
基金资助:

创新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相关活动,能够使其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综合能力。纵观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可以看到,部分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度不足,教育理念更新速度较慢,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案,并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有效使其获得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创新过程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思维加工的过程,创新意味着需要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并能够找到新的角度、新的方向,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活动时,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能够全面增强学生的求异思维意识,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进行作文教学活动时,以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生活万花筒”这一主题为例,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其进行创新活动,寻找新的立意和选题,支持性材料等等,完成作文创作。

(二)有助于学生提高动手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智力高速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他们思维灵活,从各个方面接收到新鲜的信息,有利于将所接收到的内容进行整合,并获得新的创造。通过网络资源信息所得,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在发明创造方面表现出了极高天赋,当教师能够通过语文教学,做好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其创造动力,并使其在动手发明过程中,寻找新思路,找到新方式,从而有效提升其动手能力。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打破思维定势

受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影响,当前部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过于依赖教师想法,这导致他们逐渐形成思维定势,甚至部分小学生在解答语文习题时习惯套用模板,这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语文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而且会导致出现思维单一的情形。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最大的障碍为了克服思维的刻板性,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解决同一种类的问题,为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而使用不同的想法和方法。

例如,在教学“草”的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发芽的草的样子。小学生提议老师没有画“春风”。老师拜托学生们一起思考:我们怎么能画出春风呢?学生们踏上舞台,把草变成了向右转的形状。巧妙的学生打破了传统观念,认为画应该由自己来做。通过改变草的形状,他从侧面描绘了“春天的微风”。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美丽和流动的花,在每天的教育中,老师必须注意打破学生思维的固定模式。

(二)要有求异的思维

寻求差异是主张答案和结论的多维性。在教科书教育中,追求“标准答案”和“正确结果”是固定的方法和严格的操作步骤,这样的教育活动完全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学生寻求不同的思维方式,刺激学生的创造性,可以从多个角度和方向去思考,有自己的意见,不随便听取别人的建议。

在《望庐山瀑布》教学中,作者要求四个学生根据他们对诗的想象力在舞台上描绘。两个学生画了山、瀑布和紫色的烟。但是,学生中的一个人没有把顶峰描绘成通常的顶峰。别的学生也在山脚下画了一个小小的身影。明显地,学生根据「阳光产生紫色的烟」创造性地想象山的形式,不过,另一方面,想象从远方看瀑布的诗人关注了“遥望”的理解。作者称赞两个学生的分析,并鼓励班里勇敢地表达他们独特的想法。在教育中,教师应该注意尊重这些学生独特的意见。学生的想法有时候就有点天马行空,但是只要有一定的道理,教师就要多加鼓励,真正的人格塑造,创造性学习就需要学生们思维广阔。

(三)要有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总是向相反的方向,放弃原有所提供的条件和习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可以从教材的最后开始对学生进行思考训练。

例如,在教学“静夜思”课程中,为了让学生们能够自己体验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景,可以让学生们在晚上仔细观察月亮,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另外,学生们有必要在“寒号鸟”的课上仔细的理解课文,学生可以按不同的顺序重复课文,然后推到后面,有这样的后果,我们前面该怎么做,这样的逆向思维可以让学生的脑子更加灵活,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内涵,而且有利于更高效地学习文章所运用的各类写作手法,这样的教学引导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和整体质量而言具有一定应用意义。

(四)思维发散能力

有时候,教师要学会延迟评价,就是当学生做什么,说什么想法的时候,教师不能为了评价而讨论,但是请让他们处于自然表达的状态,有时候学生在表达的时候很快就会显示出新的想法,比原来的想法更深入,学习知识更彻底。在教育方面,教师不能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否定的评价,有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做出判断和评价。

一位教师在教学《亡羊补牢》时,问学生::“学了这本教材后,你知道什么?”“听邻居的劝告。”有人说,“我的理解是要一开始就把羊圈造坚实,而不是因为粗心大意从而造成损失。”也有人说,“我们应该向我们的邻居学习,并尽快采取行动。”“我们应该向邻居学习,纠正他的错误。”老师没有按照指导标准的标准给予否定的评价。这是为了推迟评价,营造宽容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意见。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掌握“延迟评价”的技术,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考。

三、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创新思维能力培训活动中,我们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培养求异的思维,训练逆向思维。对于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入实践和创新的内容,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让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燕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学周刊,2020(23):145-146.

[2]杨高鸣.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路径探讨[J].才智,2020(18):140.

[3]张青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名师在线,2020(10):43-4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