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学生判断力培养与问题导学
董美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董美玲 ,. 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学生判断力培养与问题导学[J]. 历史教学研究,2022.6. DOI:10.12721/ccn.2022.157709.
摘要:
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之中,要想要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就需要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精力更加的集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尤其是在新的教学背景之下,对初中历史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转变教学的方式,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的积极活泼,而不是一直处于沉闷的状态,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本文就将从初中历史的教学现状出发,提出利用新型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提高初中学生历史素养的策
关键词: 初中历史判断力培养问题导学
DOI:10.12721/ccn.2022.157709
基金资助: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的改革,初中历史课程也成为了初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利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克服传统历史教学的弊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初中历史素养。问题导学的教学,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提高学生的历史判断力。而且适当的利用问题导学不仅能够解决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沉重的问题,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课堂更加的活跃。

一、问题导学在初中历史中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的知识体系是极为庞大的,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历史的学习又是十分的枯燥乏味。而利用问题导学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通过巧妙地问题设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紧跟教师的步伐,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将原本冗杂的历史知识变成一个个问题,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胜负欲,让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更加的活跃,使得历史不再是书本中生硬抽象的知识,而是真正的“活”过来。

2、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历史对于人类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在历史长河之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才能够促进当前社会的进步,引导人类走向更加正确繁荣的道路。因此在初中课堂之中加入历史学习,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让学生明白历史对人类的重要性。而在历史课堂中引入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能够通过历史问题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判断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将问题导学应用到历史教学中的策略

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问题导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既能够引导学生深思,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在进行问题导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思考,从而在交流之中形成自己独到的历史见解,如果总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进行思考,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还会再潜移默化之中阻碍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局面》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像是“孔子的学说的主张是什么”,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讨论,在学生回答“仁爱”之后,又向学生提问墨子和孟子的学说主张,,让学生进行回答。最后在进行系统的学习之后,在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比较这些学说主张的不同之处以及学习这门课程之后的感想,使得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出比较清晰的知识框架同时,又让学生重新复习了一遍已经学习的知识,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并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记忆。

2、拓展历史知识层面

历史知识是极为庞大的,同时历史的知识体系就像无数张网一样,彼此之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而想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判断力,但是靠历史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通过问题导学的方法,可以将课外的知识同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得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更加的完整。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中,首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课文进行适当的预习,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在网上收集现代“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然后在上课时,在书本之中找到问题“最早的丝绸之路是什么”的答案,而在学生回答出问题之后,教师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找出现代“丝绸之路”,并让学生之间进行自由分组,说出这两条丝绸之路的目的地或者作用等各个方面的不同之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程度,又让学生查找了课外知识,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提高了学生的历史判断能力。

3、活跃历史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一般只会在讲台上见解课文,既不会和学生进行互动,也不会在意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长此以往就会使得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甚至抵触历史学习。而在利用问题导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考虑,让学生之间能够进行良好交流沟通,进而更好的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朝的统治》中,教师可以在上这节课之前先提出一个有趣的小问题,像是“你们知道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前的出身是什么吗?”,适当的勾起学生对历史课文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书本中寻找问题,做课前的预习,使得接下来的课堂开展得更加得顺利。

结束语

总而言之,问题导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它能够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得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加的熟练。同时,通过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思考历史对人类发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当然,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问题,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欧阳国亮,黄牧航.初中历史问题导学育人策略的实践探索——以统编八(下)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21(01):57-59+72.

[2]常丽梅.问题导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84-8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