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弗兰德斯分析系统的课堂互动行为对比研究
宋雪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宋雪莹,. 基于弗兰德斯分析系统的课堂互动行为对比研究[J]. 人工智能研究,2022.3. DOI:10.12721/ccn.2022.157093.
摘要:
究,分别从语言比例、教师提问与学生发言、沉寂比例、课堂气氛、技术应用以及教师语言作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新手教师教学课堂与部优课堂的差距,为新手教师教学提供策略建议:优化课程结构、善于启发诱导、情感的交流与反馈、善于运用技术促进教学。
关键词: 课堂互动行为课堂活动
DOI:10.12721/ccn.2022.157093
基金资助:

1 前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承载信息与交流活动的工具,存在于人类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对语文学科提出了新挑战。语文学科教学急需优化与变革,对教师教学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而新手教师可能因为经验与教学技巧的缺乏,在教学活动中还存在许多缺点与不足,如课堂效率低、课堂交互性差等问题,因此其教学方式亟待转变。

课堂活动是教育的主要实现方式,而语言和互动行为是课堂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语言和互动行为进行研究对掌握课堂教学的重点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改进。弗兰德斯课堂互动分析系统是一种定量的课堂互动行为分析工具,其客观性为课堂互动行为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本研究旨在对优秀课程和新手教师课程的特征进行分析对比,从而为新手教师提供教学建议。

2 研究过程

2.1研究方法

美国教育学家弗兰德斯提出了课堂互动行为分析系统,其系统是对课堂中师生间互动行为进行统计的一种量化工具,为教学规律的掌握提供了有效方法,为现代教学分析提供了先导性支持。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具有客观性,其编码体系囊括了教学活动中大部分互动行为。因此,通过弗兰德斯课堂互动行为分析系统对师生的互动行为进行分析具有有效性。

2.2量表设计

弗兰德斯课堂互动分析系统共有四大类,分别是教师语言、学生语言、沉寂以及技术,包括了14类课堂互动行为,具体的量表维度及其内涵如下。

分类

编码

内容

内涵

教师语言

1

接受情感

接纳观点

2

鼓励表扬

给予肯定

3

采纳意见

利用学生观点

4.1

提问开放性问题

无固定答案问题

4.2

提问封闭性问题

有固定答案问题

5

讲授

知识点的讲解

6

指令

命令的发布

7

批评/维护权威

秩序的维护

学生语言

8

被动应答

非自愿回应

9.1

主动应答

主动回应

9.2

主动提问

问题的提出

10

与同伴讨论

同学间的交流

沉寂

11

无助于教学的混乱

混乱

12

有益于教学的沉寂

沉默

技术

13

教师操纵技术

技术媒体的运用

14

学生操纵技术

技术媒体的运用

表一  维度量表

2.3操作步骤

部优课程作为高水准的优质教育资源,能为其他教学活动提供范例作用。本研究分别选取了总时长为四十分钟的部优初中语文课程与新手教师初中语文课程作为研究对象。部优课程内容为《托尔斯泰》,新手教师课程内容为《小石潭记》。并按照时间顺序记录课堂中师生的互动行为,每隔三秒在分析软件中记录一次,本研究共记录了800个编码。 

3研究结果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可以绘制出相应分析矩阵和分析图,部优课堂与新手教师课堂的分析结果如下

1743055876677007.png

1743055953323181.png

图1 分析矩阵(左图为部优课程)

1739868126650481.png

1743056048621387.png

图2 分析图(左图为部优课程)

4 数据分析

4.1语言比例分析

由分析图可知,部优课程中教师语言比例为43.32%,学生语言比例为44.94%,学生发言次数超过教师,说明课堂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教师会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过后派代表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始终积极参加课堂活动,课堂学习氛围活跃,学习效率高。且无效语言的比例微乎其微,整节课堂的学习是高效率的,属于有意义学习。其次,数据显示在教师语言中,出现了小段空白时间,通过视频可知是由于教师布置任务时为了观测学生讨论效果在课堂内走动造成的。

而新手教师课程教师语言比例为51.81%,学生语言比例为26.09%,可见新手教师课程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只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进行服从性的应答,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氛围差,属于接受学习模式。

4.2 教师提问与学生发言分析

部优教师语言中提问所占比率为12.98%,开放性问题占问题比率为86.36%,主动应答占学生应答比率的78.97%。开放性问题占比较大,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学生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课堂互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其足够的想象与发挥空间,学习氛围融洽。说明部优课堂注重学生想法,能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新手教师语言提问所占比率为17.83%,开放性问题占问题比率的16.22%,主动应答占学生应答比率的12.5%,教师提问中大部分属于封闭性问题,教师并不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只是机械的完成学习任务,是一种被动的学习。

4.3 沉寂比例

通过折线图可知,部优课堂中师生互动频繁,沉寂时间占比较少,说明其教学活动学习氛围浓厚。有益于教学的沉寂比例为5.87%,短时间的沉寂可能是教师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完成任务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以及知识的理解消化。

新手教师课堂中,师生互动较少,沉寂比例为1.62%,少于部优课堂中的比例,不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反思与巩固。

4.4课堂气氛

图三中的两个灰色区域分别代表了课堂中两种不同的课堂气氛。其中1-3列和1-3行相交叉的区域称为积极格,代表了课堂气氛的融洽程度,数值越高,说明课堂氛围越融洽。6-7列和7-8行相交叉的区域称为缺陷格,代表了课堂互动行为出现的阻碍情况,数值越低,说明课堂互动行为中出现的阻碍现象越少。

部优课堂积极格区域为96次,说明课堂氛围融洽,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频繁。缺陷格次数为0次,说明在课堂互动中没有出现阻碍课堂进程的行为。在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了学生适当的小组讨论时间,畅所欲言,方便了学生间合作与交流。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点的获取。

新手教师课堂积极格区域为5次,远远低于部优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与情感交流,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缺陷格次数为2次,说明课堂互动中存在影响教学进程的行为,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出现了短时间的无益于课堂的混乱,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课堂秩序,影响了教师正常的教学活动。

4.5应用技术比例分析

部优教师课堂应用技术比例为6.74%,说明教师善于应用PPT、视频等技术来支持教学活动,适当的技术手段为教师教学提供了辅助作用。新手教师应用技术比例为17.1%,高于部优教师课堂的技术应用比例,这可能是因为新手教师大多是年轻教师,他们更善于应用技术来支持教学活动。

4.6教师语言作用

邓金和比德等学者综合了大量关于课堂互动行为的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间接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参与,引发学生较多的发言,激发学生的动机,鼓励学生的主动与创见,减少学生的焦虑,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语言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语言直接影响包括指令、批评或维护权威。直接影响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命令式的,不易为学生所接受。教师语言间接影响包括接受情感、鼓励表扬以及采纳意见。间接影响表明在课堂互动中教师采用鼓励、沟通交流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课堂中的内容。

部优课堂的语言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比例为98.25%。由此可见,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基本处于持平状态,但教师语言依然倾向于直接影响。虽然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出现了鼓励、接纳采用等教师行为,但其采用的频次较少。

新手教师课堂的语言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比例为25.38,通过对比可知,新手教师课堂比例远远低于部优课堂比例,师生互动行为少,缺乏情感交流和鼓励沟通,学生难以通过教师反馈来改进自身的学习行为。

5 小结 

通过部优与新手教师课堂互动行为的对比研究可知,新手教师在课程结构、课堂气氛以及情感交流与反馈这几个方面还存在不足,从而对新手教师提出相应策略建议:

5.1优化课程结构 

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多发言的机会,使其充分表达自已的看法和观点。给予学生适当的反思时间,及时地对所学内容反思和理解。设计合理的讨论发言时间,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要因材施教,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以设计教学活动,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教学。

5.2善于启发诱导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者,还是启发学生思考的引导者。作为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善于提出开放性问题,以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主动思考,启发学生思维,从而使其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 

5.3情感的交流与反馈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反馈,在恰当的教学环节给予学生鼓励、接受情感以及采纳意见。教师给予的反馈与情感交流越多,学生的积极性也就越高。

除了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间的讨论交流也必不可少,在教学活动中设置恰当的小组讨论环节,符合场景理论中的“水源”,在社交中学习,要达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儿童需要社会互动,平等对话。“水源”式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的学习,也提高了其协作学习能力。

5.4 善于运用技术促进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比如说虚拟现实、数据挖掘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都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无限可能,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技术以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方海光;高辰柱;陈佳.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及其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109-113.

[2]肖锋.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研究工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06):40-44.

[3]李松林.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引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7):48-51.

[4]高巍.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基于弗兰德斯教学言语行为互动分析系统的实证研究[C].华中师范大学,2007.

[5]高巍.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05):43-49.

[6]叶冬连;万昆;曾婷;毛杰键.基于翻转课堂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效果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2):77-83.

[7]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研究中的现场观察[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01):27-34+71.

[8]张海.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方法与特点[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6(02):68-73.

[9]时丽莉.“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S2):163-165.

[10]李松林.论教学研究中的教学行为分析方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109-113.

[11]闫君.化学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及行为分析编码系统的研究[C].陕西师范大学,2010.

[12]郝一双.大学生课堂参与行为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6):131-134.

[13]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7):45-47.

[14]王云;黄林楠.信息化环境下高校课堂教学互动行为序列研究——以某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07):73-77.

[15]全莉娟;邾强.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0):14-17.

[16]祝智庭;彭红超.信息技术支持的高效知识教学:激发精准教学的活力[J].中国电化教育,2016,(01):18-25.

[17]刘邦奇.智能技术支持的“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以智慧课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20,(09):30-39.

[18]孙启武.教师互动行为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2,(09):39-42.

[19]陈晨.基于FIAS分析模型的新手教师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以中学物理课堂为例[J].物理教师,2017,38(07):78-8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