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教学环节,这对于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教育能力。要知道幼儿对于音乐知识学习是否能够产生兴趣,这与音乐教学方式的选择与应用具有密切关联。而奥尔夫教学法是音乐教学中盛行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能够有效改变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质量与效果,有助于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目标落实。
一、奥尔夫教学法概念以及在职业院校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奥尔夫音乐概念
高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倡导“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因此将奥尔夫教学法应用在学前 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需要教育者能够基于音乐本质视角实施音乐教学。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与情绪是人类本身的欲望,主要借助语言、演奏、歌唱以及舞蹈的方式展示表达情感语境思想,这是人原本便具备的能力。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需要教师能够关注学生音乐本能的激发,应意识到音乐表现效果并非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奥尔夫教学法提倡根据本土化特点实施音乐教学,突出音乐教育的与时俱进,因此在职业院校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需要根据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特点,采用适当合理的方式开展音乐教学,进而突出奥尔夫音乐应用的优势。
(二)奥尔夫教学法应用意义
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在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音乐天赋,使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投入音乐教学中。伴随新课改的提出,推动了音乐教学改革,与此同时也明确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的价值所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职业院校学生文化水平、音乐素养与素质水平较为匹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学前教育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学生是否掌握这一专业教学方法,关乎后续幼儿音乐教学效果,同时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密切关联。因此,职业院校应在音乐教学中合理的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这对于学生就业发展与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职业院校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实施对策
(一)采用趣味教学,激发学生音乐兴趣
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音乐知识学习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单一枯燥以音乐技能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结合学前专业特点,采用趣味教学法开展学前音乐教学课程,焕发音乐课堂生机,点燃学生学习热情。例如在讲授关于节奏知识内容时,考试可以将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教学以及器乐演奏教学方式应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差异性设计分组声势训练方法,针对节奏感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跺脚、拍手的方式进行节奏感训练,针对节奏感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较为复杂的表现动作辅助音律让学生进行训练。为了能够突出节奏教学趣味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模仿B-box,邀请每组或者每组中的学生尝试模仿一种感兴趣的声音,并根据节奏与旋律适当加入音乐小节中,借助单个学生声势训练汇总构成集体的声势演奏。在整个声势训练演奏中,学生则能够充分感受到音乐表现力,体验音乐创作带来的成就感,感受运用声势表现音乐的奇妙之处,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发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价值。
(二)关注学生综合表现,注重学生音乐素养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学生在未来会担任幼儿园中的教育者,所面临的教育对象是语言体系与思维认知发育不完善的幼儿,需要通过观察幼儿神态、表情、动作等综合信息对幼儿进行音乐素质培养,因此在实际学前音乐教学中,需要学生能够具备运用综合元素实施音乐教育与启发的能力,为此在实际高职学前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使其具备音乐综合素养,将所学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在幼儿教育中,促使幼儿在音乐教学中收获多元感知,使其音乐素养不断提升。例如在儿歌演奏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幼儿音乐教育中常用的乐器演奏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其能够掌握各种幼儿乐器演奏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使其更好的开展幼儿音乐教育工作,促进幼儿综合音乐素养提高。为了能够实现上述教育目标,教师应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不同音色、音阶材料,带领学生共同制作手工乐器,并运用其演奏儿歌。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兴趣,让学生选择自身感兴趣的艺术表现方式进行艺术表达,如演唱、沙画、游戏、故事等,让学生将特定的儿歌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与展示。最后,由学生作为展示者,让课堂中的其他学生扮演幼儿,借此模拟幼儿园课堂教学情境,借助作品展示,收获评价,激发学生音乐表达欲望,使学生在音乐表达中感受到鼓励与支持,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使其建立学习信心。同时在学生参与手工制作中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在音乐表现与模拟环节设置情境,促使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充分得到锻炼,发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价值。
(三)引导学生即兴创作,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奥尔夫音乐法倡导培养学生即兴创作能力,这对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中,教师会将音乐学习、音乐演奏融入各个生活化场景中,这是促进学生随机应变能力、思维灵活性发展的有效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学前音乐专业教师,需要意识到对于学前音乐专业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音乐理解能力与感受能力,并能够将其运用恰当的符号表达出来对于其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因此在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采用编创歌词、改编故事、自编动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自主音乐创作中,引导学生运用具体的形式表现音乐,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同时促进学生音乐创造力发展。在针对创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学习其创作理念与方式,激发全体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提供音乐创作目标,对于音乐表现能力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简单的身体律动入手,引导学生将自身在音乐中感受到的情感运用肢体动作表达出来。在学生进行身体律动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例如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手臂挥舞,或是手指变化,逐步引导学生根据音乐旋律进行深入转变,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表现力。针对理论与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拟并演示幼儿音乐课情境,借此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实践,帮助学生更多了解突发状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与组织能力,借助情境开展实践,促使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提升,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音乐教学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将奥尔夫教学法应用在职业院校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提升,推进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教师应结合学前教育特点,积极探索奥尔夫教学法应用方法,采用趣味教学、综合教学、创意教学等不同方式开展奥尔夫音乐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具备幼儿音乐教育能力,满足幼儿教育机构用人要求。
参考文献:
[1] 潘丽娜.奥尔夫教学法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讨[J].大众文摘, 2022(23):0010-0012.
[2] 陈超.解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J].家庭生活指南, 2019(1).
[3] 刘丽娟.奥尔夫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中的实施路径[J].美眉(教研与美育), 2022(4):0097-0099.
韩暄,女, 汉族。籍贯: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尖山区,生于1988年。工作单位: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单位省市: 黑龙江双鸭山市,邮编:155100,职称:讲师,学士学位,研究方面:主要从事学前教育专业键盘与奥尔夫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