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陈萍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萍,.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2023.10. DOI:10.12721/ccn.2023.157097.
摘要:
近几年,信息技术如火如荼发展,广泛应用在社会各行各业领域,教育事业也不例外。当前我国学校内部人事档案管理朝向信息化发展,与纸质版的传统档案资料管理相比而言,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网络化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但是在信息化建设实际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如对于开展的档案管理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并未持以端正态度,推行的管理工作也并未形成一定规范等,为将上述这些问题妥善解决,学校应提高对工作人员标准和要求,切实保证所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愈发规范化,促进这项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显著提高。本文主要阐述在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学校人事档案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97
基金资助:

引言:21世纪,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在管理人事档案的时候,计算机具备较为良好的准确性。管理人事档案过程中,学校与时俱进改变了纸质版的传统管理方式,主动在人事档案管理这项工作当中合理应用先进互联网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档案。所谓人事档案,其实就是一份关于人才的信息资料,十分重要,科学而又有效的管理这些资料,对互联网和信息化进行充分利用,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学校内部档案工作效率,还可以进一步满足学校在所开展的人事工作上的实际需求。

一、在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作用

一是促进管理效率提高。学校人事档案当中储存着全体在职员工的重要信息,如人事关系变动、个人履历、福利待遇、薪资绩效等,是有关部门和直属领导在日常工作当中需要经常查阅和浏览的材料。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合理利用,既能够让共享这些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准确性和实用性得到大幅增强,又可以节省时间,促进管理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二是节约成本。由于学校人事信息属性相对较为繁多,不仅会涉及到一些基本情况,如自然信息和履历信息等,还主要包括老干部实况统计和编制归属情况等,涉及面极为广阔,数据量也相当之大,所以若是充分利用手工来统计,则势必会花费诸多财力、物力和人力等。学校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以后,就能够将信息准确调取出来,只要信息被录入,就能够共享,与此同时,对专业辅助软件加以有效利用也能够自动生成一些必备审批表,从而节省了成本。特别是对计算机进行使用来存储电子信息,可以减少人们翻阅纸质版档案的次数,使原稿磨损程度日渐降低,进而降低成本。三是多媒体信息合理扩充。多媒体信息就是以动画、声音和文字等不同形式呈现出来的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成熟,人们可以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借助来采集视频和声音等,以此来合理扩充人事资料,让人事信息更加生动完善、直观全面,进一步拓宽广度和深度[1]

二、在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现状

一是学校人事档案并未形成一个规范管理体制,内部相关工作人员不重视人事档案管理这项工作,现阶段在对学校人事档案资料进行管理的时候,发现管理单位之间隶属关系比较模糊,并且管理部门的数量也相对较多,经常会出现人事管理和组织管理两个部门之间职责和权力并不明确,进行多头管理,势必会导致具体管理过程中遇到部分无法妥善处理的实际问题。应用这种管理模式,既会使档案管理体制并未获得显著进步,又会使各档案管理机构产生矛盾冲突。二是学校在管理档案方面投入的经费不足。当前,学校内部所使用管理档案的设备设施过于陈旧简陋,再加上库房环境极不理想,部分学校档案室中基本上有且仅有就此配置不高的计算机,先进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根本没有,人事档案信息化、数据化程度偏低,无法充分满足新时期人们使用档案的具体需求。三是档案管理人员水平偏低。学校从事人事档案管理这份工作的相关人员,其自身档案管理知识储备不丰,严重缺乏专业知识正确指导,一些年纪偏大的管理人员并未掌握基础计算机知识,不能灵活操作计算机,不会检索和查找信息,使用打印机等先进设备更是极为生疏,无法动手制作出美观明了的数字资料[2]

三、在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策略

(一)规范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全面统一信息化建设标准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人事档案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不管是对教师教学,还是对学校招生,亦或是学校管理等诸多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与正确指导意义,因为当前学校档案管理依旧存在权责不明和多头管理两种情况,使用的管理方式既不规范,又过于分散,内部相关管理人员没有较强意识,档案信息化进程特别慢,所以在完善学校档案管理过程中,应以学校档案管理鲜明特点和国家实际需要为根据,精心制定严谨公正规章制度,主动建立起依托信息技术的科学管理体制,加强信息化管理建设,系统化管理档案,科学化处理信息化建设。

(二)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积极进行科学研究

学校档案管理除对相关工作人员掌握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有明确要求以外,还要对这一群体认真学习关于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提出较高储备要求。当前学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根本无法离开人工操作,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应认真学习和充分掌握档案管理的有效理论方法,主动学习和理解信息技术理论,各学校应当定期培训工作人员,特别是与先进互联网技术有关的知识内容,操作计算机的办法与使用扫描机和打印机的方式,促进档案管理人员自身专业技能大幅提高,高度重视档案资料,主动引入和注重培养计算机和档案管理两个专业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保证档案管理人员质量,促进学校档案管理队伍质量和水平提高。除此之外,还应当研究新的档案管理方法,通过实用性较强的新型技术来保存档案资料,在改进档案管理方式时,应不断创新存储方案介质材料,更新保存光碟、磁盘和纸质档案方式,对便捷高效电子介质进行合理应用,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采集基础的档案数据信息,更好的更新和保存档案资料。

(三)不断增加预算投入,逐步增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推动人事档案资料管理朝向信息化建设方面发展,是科技时代背景的明确要求,计算机网络是信息化建设具体过程中的核心基础。学校领导在规划与决策资金投入的时候,应当给予档案管理工作一定资金扶持,根据标准严格执行。学校购入先进设备设施,能够让档案管理不同方面功能更加完善,还可以让档案管理工作系统性与全面性得到保证。另外,日常生活中,也应做好防护措施,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让档案管理设备可以一直正常运行,避免档案资料缺失与损坏[3]

结语:综上所述,在国家档案中,学校人事档案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学校内部人事档案管理这项工作不仅极为繁琐,而且数据量很大,所以在学校进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当中合理应用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并且会随着科技蒸蒸日上发展和管理者综合素质日渐提升不断深入。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学校只有加强信息化建设,合理开发和科学应用人力资源资料,才可以促进学校人才管理成效提高,推动学校开展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促进档案事业可持续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元霞.“互联网+”新业态下高校人事档案服务方式探究[J].办公室业务,2021(23):159-160.

[2]张圆.“互联网+”形势下加强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8(24):121-122.

[3]陶宗国.信息化时代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方向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6):103-104.

作者简介:

陈萍,女,土家族,籍贯:湖南石门,生于:1977年10月,工作单位:湖南省石门县第一中学,单位省市: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职称:中学二级教师,邮编:41530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