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教育理念下特殊学校形体教学的研究
石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石敏,. 全纳教育理念下特殊学校形体教学的研究[J].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2021.8. DOI:10.12721/ccn.2021.157078.
摘要:
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反对分类和歧视。对于特殊学生来说,他们和正常孩子有一些区别,更需要被平等的爱护和对待。形体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特殊学生来说可以帮助他们康复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就全纳教育理念下,如何在特殊学校开展形体教学提出一些思路,帮助特殊学生更好的完成形体教学。
关键词: 全纳理念特殊学校形体教学
DOI:10.12721/ccn.2021.157078
基金资助:

一、特教学校在形体教学中渗透全纳教育思想的重要性

全纳教育规定包括残疾学生在内的所有学习者都应该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包容受教育者个性差异。这一教育思潮有利于特殊学校形体教育工作的开展,由于特教工作的特殊性,形体教师不仅仅是形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残疾儿童的帮助者。将形体教学和全纳教育融合在一起,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制定和实施适合特教儿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正确的形体教学训练方式,能够对残疾儿童的身体康复训练起到良好的作用,在特殊儿童的形体教学中,对于形体运动项目的设定、形体康复训练方法、形体训练设备的选择都要渗透全纳教育思想,残疾学生通过形体课程的学习,能够改变自身的自卑情绪和懒惰心理,获得运动的成就感和乐趣,更好地为残疾儿童的心理缺陷提供补偿。

二、全纳教育理念下特殊教育学校形体教学原则

(一)个体差异性原则

由于教师授课对象的差异性、多样性,所以全纳教育提出个体差异性原则,相较于普通学生,残疾儿童在形体运动方面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困难,形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条件差异、年龄差异、兴趣爱好、身体健康状况分班教学,制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形体授课计划,选择有利于缺陷补偿的教学方式,如针对视力障碍的学生,可以安排身体触觉训练和定向行走训练。教师要重视学生形体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训练意识和动机。

(二)平等性原则

教育公平就是让地球上的每一片树叶都能获得阳光,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全纳教育提倡包括特教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都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形体教师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即使面对特殊的学生也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不要歧视成绩不好的学生和排斥残疾学生,努力实现特教学校教育的平等。

(三)民主性原则

全纳教育要求教育者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残疾儿童对学校形体教育提出了新的诉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民主,形体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既要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使其更加民主化和人性化,又要保证一定的趣味性,调动残疾儿童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能力,缓解学生的自卑心理,让特教学校的学生真正体验到形体运动的乐趣。

(四)合作性原则

全纳教育的价值观是倡导集体合作,营造人人合作、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形体教师与残疾儿童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形体教师要包容和理解学生,学生也要信任和支持老师。在形体教学中营造一种合作化的学习氛围,有利于特殊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三、全纳教育理念下特教学校的形体教学改革

(一)全纳教育对形体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特教学校的形体教师大部分为兼职教师,部分形体教师没有受过特殊教育的上岗培训和专业的特殊形体系统的学习,由此可见,形体教师的素质问题影响着全纳教育发展。特教学校中全纳教育实施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托形体教师的相关专业素质是否得到提升。形体教师要具备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特教形体专业的教研能力。形体教师应学习和掌握特殊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和形体专业技能,包括聋生、智力障碍学生的形体教学和训练康复工作。接纳所有学生,灵活探索和转变形体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与特教学生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做到不歧视、不分类、不排斥。

(二)运用多媒体科技手段完善特教形体教育

可以构建特殊学校形体网络平台,形体老师可以将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好的课程上传到网络,大数据共享学习。供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形体项目进行体育锻炼,终身体育,终身活动,终身健康。初步实现为每名特教学生提供适合自身的形体教育。

(三)改革特教学校形体课程教学建设

特教学校形体课程和活动网络资源库,注重形体活动主题的创新,丰富特教学校形体文化活动,营造特教学校形体活动氛围,改革特教学校形体课程教学。举办的各种形体文化活动都可通过“互联网+”把这些案例、数据存储在网络平台中,这些案例、数据又可成为指导今后特教学校形体课程和形体文化活动的可靠依据。

(四)全纳教育理念下特殊学校的形体教学组织形式

全纳教育认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以受教育者的独特个性和自身需求为出发点,容纳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促进学生参与活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体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和个体差异来进行授课,以残疾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为切入点,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开展集体性的形体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能力。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符合残疾儿童的接受程度。对于存在第一缺陷的残疾儿童进行缺陷补偿,设置以生命关怀和康复性身体练习为主的形体课程,强化他们的心理意志,改善残疾学生的组织器官功能,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简单明了,趣味生动,可以把传统的民俗类运动项目和趣味游戏融合到形体课中去,丰富形体课程内容,进而减少学生的身体练习障碍,开发智力,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

(五)发展特教学校社团形体活动

建设特教学校形体社团博客、主页。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各社团在特教形体教师的指导下,在社团博客中设立社团口号、团训、荣誉墙、快讯、活动剪影等多个板块栏目,各社团进行社团博客制作任务分工,有的负责整理博客资料,有的负责技术、美工等。社团博客要各具特色,传递正能量,充满形体文化气息。各社团博客进行网络互联,社团活动在这里都能看到,定期组织博客评比,各项社团形体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博客的内容和精神内涵,把社团博客建设成为特教学校形体文化的主要阵地。

(六)全纳教育理念下特殊学校的形体教学评价

全纳教育视域下的人权观和民主观要求帮助那些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受教育者,为他们提供学习的契机,对待所有的受教育者要一视同仁,包容每一位学生,努力让教学内容适应学习者的需要,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形体教学中去,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这就要求特教学校的形体老师要充分围绕全纳思想建立多元化的特殊教育形体课程评价标准体系,重视特殊学校的学生在认知发展、学习态度、社会适应、心理成长方面的评价,多鼓励学生,重视残疾儿童的成功体验,重视形体教学的育人目标功能,站在生命关怀和学生自身体能特点的角度进行评价,而不是根据形体课程学业成绩进行终结性评价。

四、结语

特殊学校形体教学的发展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掌握全纳式的形体教学方式,有利于保障特殊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全纳教育视域下的形体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合作、包容、交流、充满爱的学习环境,帮助残疾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尽可能弥补特殊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缺陷。全纳教育渗透到特殊学校形体课堂教学以及形体课的评价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起家.全纳视野下的特殊儿童形体教育[J].形体世界:学术版,2019(14):103-104.

[2]张永华.全纳教育理念在特殊教育学校形体教学中的应用[J].知音励志,2020(31).

[3]陈芳.基于全纳教育理论下形体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形体大学学报,2019,(63):74-7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