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更新了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绝大多数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其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上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如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更多的是由以往的“教师权威”管理方式转变为“民主型”的管理,也更加注重将管理班级的工作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共同开展,班主任可以通过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管教。
一、将各类活动作为班级管理的载体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活动,使之与语文综合性学习融为一体,以便加强班级管理,主要组织以下几种活动:
第一,竞赛类活动。如体育项目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在班级里举行各种竞技类的比赛,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逐步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以“体育项目比赛”为例,在平时教师要留意学生的爱好、兴趣以及擅长的项目,在班内组建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等。进行比赛活动的时候,可以邀请体育教师指导,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并使学生习惯在竞争中与其他同学协作;
第二,才艺表演活动。设计项目种类有诗歌朗诵、歌舞表演,甚至包括相声、小品表演,为学生的业余爱好提供展示的舞台。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使学生在娱乐中增长知识,又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促进班级管理的有效进行。
二、将语文课拓展出班会课的功能
班会课一般都是对学生实施品德修养建设的内容,但是大部分教师往往只限于传授课本知识,认为相关专家的内容设置是最科学的,最能体现新课标的意志,加之教师评价体系的现实情况,因此大部分教师以考试内容为准绳来授课。但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角度来看,教师应该将课本相关内容做一些合理的拓展,如渗透一些德育元素。在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中倡导传统美德,弘扬优秀品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这就是把语文教学拓展为班会课,有利于强化班级建设。
三、通过朗读课文促进学生思想教育
教师通过教学生朗读课文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有效增强小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而且朗读课文能够加深学生对文中内容的印象,促进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向学生有效传播正能量,增进教学效果。尤其是对于一些思想教育性较强的文章,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反复通读课文,使学生在思想方面得以洗礼,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例如,在学习《田家四季歌》这篇文章时,我就可以先给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内容,并让学生学会对文中的优秀语句进行解读与分析,如学生在读到“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时,带领学生分析为什么农民伯伯在辛苦的同时仍然感到快乐,使学生深入理解农民伯伯们辛勤劳作的精神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珍爱粮食、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让学生能够从思想上提升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化作自觉的行为习惯,以达到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这一目的,促进小学生在思想层面得到启发,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加强主题班会与语文学习相结合
传统的主题班会往往是班主任宣读班会内容,命令式的管理教育模式,没有创新缺乏一定的新颖感,那么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富有创造性的主题班会,而作为语文教师或者是班主任,则可以根据主题内容与我们的语文学习相结合,在教学与管理上相互贯通、相互融合,从而达到教学与管理的目的。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具有教育意义、有价值的主题班会活动,
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后,我可以针对课文学习开展一次“热爱祖国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热爱祖国、热爱家园,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爱护我们的国旗,爱护我们的红领巾,学生应该每天都自觉佩戴好红领巾,这就是我们小学生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从而加强学生对爱国的认识,培养他们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加强主题班会与语文学习的结合,能够让二者之间产生良性循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实现班级管理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其思想与各方面行为能力正处于形成阶段,利用语文课程教学渗透班级管理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管理,而且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印象与理解,那么教师可以通过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达到一个双赢的结果,帮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行为规范。总之,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语文知识,也有益于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李美丽.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融合策略探讨[J].天津教育,2021(13)
[2]陈广香.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融合[J].课外语文,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