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而且也越来越年轻化,好发年龄为20-25岁,好发部位在L4/L5、L5/S1,男女发病比列为4-6:1,职业、体育运动、遗传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相关;肥胖、吸烟等是易发因素。临床上针对腰椎的治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术治疗,一种是非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会选择非手术治疗。因为针灸的副作用小,疗效相对其他非手术治疗较显著,操作方便等优势。因此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选择。
针灸对于腰椎间盘的主要作用就是止疼和减轻各种疼痛的临床表现。针灸可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就是疼痛、臀部或者下肢疼痛、腿疼、脚疼以及腰部的酸软无力、下肢的麻木酸痛等症状。总体而言,不管是针还是灸对于突出的椎间盘只能起到缓解作用,不可能让其回到原来的位置,只是减少疼痛以及各种不舒服,而且会起到一定的预防复发的作用。
2研究对象
选择甘肃省文县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共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女各一半,25-70岁。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上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具有对比性。
3研究方法
对照组我们将采用针刺结合红外线灯照射治疗,治疗组将在对照组的的基础上结合温针灸进行治疗。
(1)对照组
①该组患者采用针刺治疗加红外线照射治疗,针刺取穴,选取大肠俞(双)、关元俞(双)、患侧环跳、委中。根据疼痛部位辨别在哪条经络上,若循太阳经加承山、昆仑;循少阳经加阳陵泉、悬钟及刺法同治疗组。体表部位按2006版《腑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进行针灸后,将红外线治疗仪功率调到10w,放置在肾俞穴、大肠俞穴和关元穴上方20-30公分处,病人会感到发热。再进行治疗的时候应该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面积大小决定红外线治疗的功率。如果疼痛部位比较小,症状比较轻,可选择功率为150-350w的治疗剂量;如果疼痛部位比较广泛,症状比较严重,可酌情选用功率在500-1000w的治疗剂量。红外线灯与患者体表皮肤的距离为30-50cm,患者皮肤有温热感为最适宜。一次治疗30min,毎天一次,一周五次,星期六星期天休息两天,一个疗程是十次,两个疗程结束后,可以作比较。
(2)治疗组
温针灸在左右六个穴位分别为肾俞、大肠俞和关元俞。经气留针后,在肾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三个穴位上分别插上2 cm长的艾条。用艾条的底部点燃,病人会感觉到一股暖洋洋的感觉顺着针尖传递到穴位深处,然后及时将艾条灰提清除,待燃尽后再施一次,确保施灸体位有持续温热感,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艾绒脱落烫伤,可在以上穴位皮肤上垫一张纸。
综上所述,结合对照组和治疗组在给病人进行针灸的时候应该对病人所做到的嘱咐和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1)针灸前:①病人在饮食方面不能过饱或者过于饥饿,也不能饮酒,主要是为了病人在进行针灸时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的发生。②医生在准备医用工具的时候应该选择合适尺寸的针具和灸具,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疼痛,需要治疗的针刺皮肤部位、针具都要注意做好相对应的消毒,根据针灸部位选择合适的真具体位,避免在针灸过程中出现取穴不准和断针的现象。③针灸前应该嘱咐患者不要进行高强度的运动。针灸前患者应认真观察受术者的状态是否良好,身体是否有其他不适感,晨起的血压、脉搏、心率是否正常。(2)针灸后:要嘱咐病人要注意避风,不要吹凉风和空调。②进行针刺的不会会有针孔,要保持针孔的清洁,一般情况下针灸完成后2-4小时内不要碰水,防止发生感染。③针灸后在生活方面要注意多休息,饮食以清淡为主,禁忌油腻食物,对于针灸后病人的恢复有帮助。④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这一段时间内,要告诉患者正确的卧床姿势,以平卧为主,尽量睡硬板床,这样可以有效减轻腰椎的受重负担;应该减少患者的行走活动、坐位姿势等,可以减轻腰椎的负重,在非必要弯腰的情况下,减少弯腰,倘若拿离自己较远的物品时,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或者是物品摆放在较低的位置时以及病人家属不在时,病人自己可以采取双腿往下蹲,整个腰背部挺直的一个体位去拿所需要的物品,这个过程要注意的是动作一定是非常缓慢的进行,不宜操之过急。⑤患者自己以及家属一定要注意病人腰部的保暖这一行为,要防止寒邪之气再一次入侵腰部。
4研究结果
4.1疼痛程度的评定
以“0—10”为评定标准,“0”表示不痛,“10”表示疼痛严重。两组患者经过干预后评分减小了。
4.2症候总积分
按照 JOA 制订的标准,采用《JOA》改进版《脊柱侧弯》(JOA)评分(M-JOA)。包括主观症状、临床症状、生活限制等。总共有三个项目,总分为29。得分越低,说明功能障碍的存在程度越高。
4.3功能障碍评价
中文版 CRMDQ是各位专家翻译修订,其结果是可信的、可重复的。答案为"是","否"为0。得分为24分,得分越高,说明其功能失调程度越大。
5研究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腰腿痛的一种常见病因,临床上多数病人采取保守疗法,而传统的针灸疗法中,由于其疏通经脉、调节气血阴阳,对缓解腰椎局部肌肉痉挛、减轻神经根压迫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越性,逐渐被病人所接受。(1)温针灸法与针灸配合红光照射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疼痛缓解、症状改善、功能恢复方面都有显著的疗效。(2)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减轻、症状改善、功能恢复等方面,温针灸法的疗效优于针灸配合红光照射法。(3)虽然两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有疗效,但温针治疗比用红光照射法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李峥.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2例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6):1039-1040.
[2] 高翱.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4):683-686.
[3] 杨敏,石秦川,徐桂华.针灸单独或联合拔罐、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症的网状Meta分析[J].中华中医学药刊,2016,35(9):2153-2157.
[4] 毛龙飞,范洪力.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4(1):39-42.
[5] 王浩然,贾红玲,张永臣.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概况[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5):1092-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