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边境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析
巫俐群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巫俐群 ,. 中缅边境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析[J].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2021.8. DOI:10.12721/ccn.2021.157073.
摘要:
近年来,中缅边境地区政府始终站在“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采取有力举措推动整个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整个区域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仍面临众多困境,亟需巩固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强化教研帮扶,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保教质量,打造本土特色的幼教集团,创新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均是推动中缅边境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中缅边境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DOI:10.12721/ccn.2021.157073
基金资助:本论文系“2021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缅边境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2021J0918 )”课题研究成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系统的重要中缅边境地区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管辖区域,对于维护我国边疆稳定、国土安全、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导致教育事业因缺乏足够的人、财、物保障而发展滞后,尤其是学前教育更是全省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自2011年实施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中缅边境地区始终站在“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采取有力举措推动边境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边境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起点低、底子薄,仍面临着众多新老困难及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任务艰巨,亟待构建比较完整的学前教育可持续机制以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中缅边境地区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管辖区域,对于维护我国边疆稳定、国土安全、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缅边境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缅边境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政府投入显著增加,社会力量办园大力推进,学前教育设备、设施明显改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但总体看来,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发展不平衡。中缅边境地区公办幼儿园中,近90%为村级幼儿园,且绝大多数幼儿园属“班改幼”,以混龄班形式办园,管理模式采取与小学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乡镇及村级学前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城区公办园数量不足,部分县(区)幼儿园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因城区公办幼儿园收费低、保教质量优、老百姓认可度高,导致入公办园难的情况仍然存在,部分幼儿园大班额现象突出。城区现有公办幼儿园占地狭窄、扩建困难、招生人数有限,无法满足城区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突出。随着“一村一幼”“班改幼”的项目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得到一定的发展,农村幼儿园园所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全市“一村一幼”基数大,受益学生较多,但办学条件较差,师资、设施设备配备不足,农村学前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短板中的短板。三教师编制严重不足,专业化程度低。全市绝大多数幼儿园教职工数量严重不足,除部分城区幼儿园单独核定幼儿教师编制外,其余未专门核定幼儿教师编制,卫生保健、后勤服务等力量薄弱,缺保健医生及食堂管理人员。大部分乡镇及农村幼儿园现有教师由中小学教师转岗,年龄偏大,没有受过幼儿教育的专业培训,专业化程度低,且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日常管理和课程开设情况等需求。

二、中缅边境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巩固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

2010年7月29日,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要重点加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职责和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规划。2011年,国家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实施,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为中缅边境地区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缅边境地区政府始终坚持“一盘棋”思想,把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作为“补短板”头等工程来抓,以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主要目标,研究出台了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教育行政主要领导为副组长,财政、发改、人社、编制、住建、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细化、明确部门工作职责,构建上下联动,左右衔接的工作格局,确保全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二是建立完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合理规划全市幼儿园布局,统筹谋划城乡幼儿园发展。

(二)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

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和形成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良好格局是构建中缅边境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中缅边境地区农村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第一,要“布大局”、“抓重点”,加强城乡统筹规划,站在整个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上“落实策”,即要紧紧围绕推进区域和谐社会建设和保障国计民生实业的发展大局,要紧紧抓住实现农村学前教育跨越发展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决策重点,第二,要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破除区域学前教育发展“二元结构”的困局,实现城乡学前教育的一体化、公平性发展。第三,统一城乡一体的办园要求。中缅边境地区农村学前教育要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以《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全方位的发展。

(三)强化教研帮扶,实现资源共享

办好人民满意的农村学前教育仍然面临着众多的复杂因素和困难问题,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升级”是中缅边境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完善专业服务的保障机制,强化教研帮扶、资源共享的质量提升是构建中缅边境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中缅边境地区农村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省级示范园在教学研究,试验示范、培训提高等方面的辐射、引领作用。扎实开展示范园帮扶一般幼儿园工作,认真落实教师交流支教制度,积极开展示范园送教下乡,辐射培训等活动。以普及促提高、以提高带普及,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业务指导,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网络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常态指导模式。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保教质量

一是完善学前教育教师补充机制,通过小学教师培训转岗、新招录学前专业教师等方式,充实到教师队伍,不断满足学前教育规模扩大的现实需求。二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以国培计划培训为重点,与培养幼儿园教学骨干相结合。以在职学历培训为补充,全面提升幼儿教师专业水平。三是依法保障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公办幼儿园教师与公办中小学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保障幼儿教师合法权益,稳定幼儿教师队伍。四要加强队伍建设,可借助农村教研指导责任区的“片区”发展机制,由区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充分利用高校、社会幼教服务机构、优质幼儿园等机构的优质师资组成专业服务团队,强化对农村幼儿园的园所建设、课程开发、活动设计、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全方位指导,从微观层面上切切实实地提升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五)打造本土特色的幼教集团,创新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的长久动力,也就无法走出一条中缅边境地区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化道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链”,确保师资职业生涯规划和继续教育的开展。将集团发展和文化紧密结合,梳理建立集团的文化理念,包括:教育理念、保育理念、安全理念、发展理念、人才理念、质量理念等。办有文化的学前教育同样是未来私立幼儿园的趋向,21世纪,国际竞争力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便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便是一个国家所秉持的信仰、所坚持的理想与其所敬仰和传承的文化。作为终身教育始端的学前教育,应该以培养“未来公民”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特色鲜明的核心文化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保持学前教育强盛的生存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倡导民办幼儿园将幼儿园文化观重点放在内涵建设上,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时代化、婴幼儿教育一体化、学前教育普惠化、教育资源分配均衡化以及与培养理念国际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综上所述,中缅边境地区需要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而整体上实现中缅边境地区学前教育的提质升级,实现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农村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马春伟.贫困农村地区普及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鲁西南定陶县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2.

[3] 包兵兵.精准扶贫形势下贵州农村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探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1).

[4] 王丽敏.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创新与发展路径探索[J].剑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2016(1).

[5] 王声平,皮军功,黄建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阐释与构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