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是一种短时间内的在线学习方式,具有十分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可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微课引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借助微课导入情境、整合知识,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探究,最终实现学生探究能力和地理素养的提高。
一、微课教学的作用
(一)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微课的时长较短,内容较为精炼,而这就需要教师能借助鲜明的主题呈现教学活动,快速集中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在传统地理课堂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如教学主题不够突出,教学内容较为冗杂。而微课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可在简短时间内借助PPT、视频等方式,准确概括和总结教学内容,借此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课教学主要就是借助微课视频的方式,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在设计微课视频时,教师通常都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规律、兴趣爱好等搜集教学资料,并借助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在地理教学中,微课视频的时间通常在10分钟以内,可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快速掌握重难点知识,实现其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降低学习的难度
初中生仍不具备较强的自制能力,难以在学习中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一节地理课的时长在40~50分钟,学生无法在这段时间内保持长时间的专注,会浪费较多的学习时间。利用微课所设计的教学活动通常在15分钟左右,内容较为精炼,知识具有较强的总结性和整合性。在此情况下,学生能更加专注地学习,也更愿意接受这种类型的教学活动。
⦁ 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
在过去,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容易被限制在教材中;如今,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搜集更多适合教学的素材,利用更加多样性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使其能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地理的魅力,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可有效拓展教学的渠道,合理调整和规划教学节奏,准确把握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微课的帮助下,学生能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让学习内容变得更加明确和具体,也就能顺利理解和消化知识。
二、初中地理中微课的应用策略
(一)课前预习,帮助学生学习
如果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时,接触到的都是之前已经理解的内容,就会更加自信地学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自然无法理解所有的新知识,必然会留下一些问题、疑惑等,希望能在课堂中得到解答。经过预习,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目的性,态度会变得更加积极,注意力也非常容易集中。在正式教学前,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能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全面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微课视频与导学案,让学生能在正确引导下顺利完成知识点的预习,能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听讲。例如,教学黄土高原的内容时,对学生来说,黄土高原是不够熟悉的地区,内容也较为抽象,在理解时常会出现非常多的问题。因此,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可精心设计微课视频,让学生提前预习,先熟悉新课程的内容。教师可截取《大地的“舞台”》《航拍中国•陕西》等纪录片的片段,重新进行加工和组织,制作成有趣的微课,将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加入一些黄土高原形成模拟、地形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带领学生了解传统的农业与民居,使其能从整体的角度了解黄土高原。此外,学生还需要顺利完成教师所设计的导学案,记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课堂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二)情境导入,激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能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为学习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更需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导入知识,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微课资源具有十分明显的情境化特点,可构建一个更加生动和新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快速融入其中,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同时,教师还可加入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能主动思考,最终实现其地理素养的稳步提高。教师可利用微课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发挥情境的桥梁功能,让学生能发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地势地形、农业类型等,让学生真正产生想学的欲望。
(三)知识探讨,重视师生反思与巩固练习
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中为学生融入微课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微课教学优势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也要反思微课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价值和不足,逐渐改变当前的教育方案,从而使微课教学能够和初中地理教学相互融合,保证学生高效学习。例如,在班级中为学生讲解“世界的居民”这部分内容时,这部分重点知识主要是向学生展示不同人种的生活习惯,让学生能够了解世界上的人种,但是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生活环境和认知的限制,无法想象出这部分人群的生活场景,导致学生学习效果逐渐降低。因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观看教师所制作的微课视频查漏补缺。在学生完成视频的观看后,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课本中的内容仔细核对视频中的相关信息。教师也要进行微课视频内容的全面观察,及时发现在微课视频中所存在的欠缺后,在网络中搜索相关的知识内容补充微课视频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微课视频中有所收获。
⦁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与微课的碰撞,能够为地理教学提出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既能彰显地理教学的魅力,还能实现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可借助微课进行课前预习、构建情境、整合信息以及课后探究,让学生能在正确引导下积累更多的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 何桂洲.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上的应用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04):81-82.
2) 李斌.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前景探讨[J].考试周刊,2018(33):133-134.
3) 张雅琪.浅析初中地理微课应用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J].基础教育论坛,2020(20):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