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法是一种将生活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融合的教学方法,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难度,并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进生活化教学模式,指导学生乐观地面对学习与生活。教师应意识到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强化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可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可能,可推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相关学者及专家就此进行研究发现,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为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使学生切实感知生活与知识的联系,从而为其灵活运用提供保障。由于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且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如同白纸一般,有着较强的汲取知识能力、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环境创设,可实现生活化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可推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且,这种教学方法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可以使每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及看法,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想象,所以可在一定程度上带给学生独特学习体验、感悟,从而实现生活化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二为帮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知识。即:生活化教学可以将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使学生进行充分思考,为其采用独特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了解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发现语文学习的魅力,对其产生较大兴趣。而且,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需对语文教材的特征进行深入了解,且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做到采用学生所喜欢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确保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有效满足。
二、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当下的小学写作教学,存在很多的套路化、格式化倾向,这导致学生的习作往往太过于公式化,颇有千篇一律、味同嚼蜡的感觉,缺乏真情实感的个人体会。而教师也疏于引导学生去积极观察与探索生活,导致学生一味依赖范文和模板,而缺乏个人的思考感悟,文章缺乏活力与生气,像是拼凑他人的复制品一般。“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要想改变现状,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仔细感受身边一草一木、一点一滴,以此打开思维眼界,获得更多的丰富素材,从而增添可写的内容,深化个人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写出真情实感的优秀习作。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的习作中,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人的身形、样貌和声音,这些人可以是爸爸、妈妈,也可以是熟悉的街坊邻居,还可以是同桌、同学以及老师等。在仔细观察之后,将他们的形貌声容以及个人特点写成一篇作文。在布置了这项观察习作作业后,许多学生都饶有兴趣,要么对着同桌一阵端详,要么回家对爸爸妈妈一阵摇头晃脑,最后收到了许多富有个性特点的观察习作。其中,有的学生写出了自己爸爸那忠厚粗犷、不拘一格的男人气魄;有的写出了自己妈妈轻声细语、温柔如水的女人魅力;还有的写出了自己同桌成天风风火火、热情昂扬的性格等等。教师在布置习作的时候,必须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避免布置一些空洞单调和广泛枯燥的题目,应尽可能地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接轨,最好是他们每天看得着、摸得到的事物,通过引导他们观察这些事物,从而发现崭新的新鲜事物。而学生们最熟悉的,就是身边的人,教师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人,并将其个性特点和音容形貌描绘在习作中。这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够有效地拓展其思维眼界,从而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使其习作富有真情实感,习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二)进行生活化情景的创设,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兴趣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及质量的前提,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的根本。而生活化情景的创设,可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所以,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可将生活化情景的创设当作入手点,通过巧妙引导、合理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走进相应场景,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学习。
(三)树立生活化教育理念
通过分析传统的课堂教学可知,教师更注重给学生强调学习功能,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学习意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给学生灌输所学的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压力,并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无法突出语文学科的意义。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转变自身落后的教学理念,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应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沟通,结合生活化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充满生活情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语文学科。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是提高教学活动效率的根本途径,是培养相关人才的基础,所以教师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巧妙应用。而在应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考虑到一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知识兴趣爱好等,然后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活动设计,确保学生可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此一来,才可确保生活化教学的效用发挥。
参考文献:
[1]史艳.让语文走向生活——探析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J].名师在线,2021(1):37-38.
[2]赵晓霞.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浅谈和教学价值取向研究[J].世纪之星—小学版,2021(3):77-78.
[3]胡蓉.将写作教学植根生活沃土——谈小学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J].课外语文,2021(25):138-140.
[4]王芬.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J].教育界,2021(29):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