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研究
秦洪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秦洪哲,.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研究[J]. 中国体育科学,2021.1. DOI:10.12721/ccn.2021.157912.
摘要:
体育课是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课程,而体育教学是否有效决定了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核心素质的培养效果。在本文中,将根据初中生的特点以及初中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对初中体育教学措施进行分析,并探讨应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体育新课改
DOI:10.12721/ccn.2021.157912
基金资助:

引言:体育教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教育内容,而且现在的学生都应该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该不仅在学习上能够拔得头筹,也应该在体育学习方面拥有自己的优势和强项,能够将自己的体质锻炼得更加优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体育教学的方式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学习起来充满活力。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十分丰富,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喜欢的体育活动也不同,情境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情境之中学习体育,环节学习文化课的压力,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多样的情境,吸引学生参与体育教学,例如在体育耐力跑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红军长征的片段,让学生说一说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过哪些困难,教师总结,红军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胜利,今天就重温历史,回忆那难忘的岁月,今天就来扮演红军战士,他们面临的是雪山、草地,靠自己的耐力和顽强不屈的品质,完成了两万里长征的徒步旅行,今天将挑战耐力跑,学习红军的顽强拼搏的精神,通过情境化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怕吃苦的品质,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体育学习的效果。

2.“互联网+资源”,丰富初中体育教学内容

丰富的教学内容是保证学生对课堂感兴趣的先决条件。传统的体育教学大多比较枯燥,理论教学中讲师给学生讲一讲相关运动技能、技巧,需要注意的事项。尽管这种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的课堂也能够让学生掌握体育相关技能技巧,但非常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而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所以,利用互联网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势在必行,通过网络渠道,给学生引入更多精彩、有趣、形象丰富的资源。以足球教学为例,在开展足球教学实践活动前,可以提前从网上下载与足球相关的资料,比如足球的起源,足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体现,世界杯的发展,世界杯相关视频,足球球星介绍等等。又如排球教学中,可以播放奥运会上女排的激烈比赛的视频,结合视频给学生讲一讲他们艰苦训练的故事。当学生耳闻视频中更有公信力的表述以及亲眼见到真实场景的时候,内心就会受到极大的感染,因此,就能够更主动积极地投入训练中。以这些多样化的内容让体育课堂更加饱满,让学生了解更多体育知识。

3.利用多元化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因为初中生的课程内容十分紧凑,而体育课堂作为一项课堂氛围较为轻松的课程,体育老师应当通过在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措施,在实现学生身体素质达到体育教学目标的同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令体育课堂在展开后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体育教师在展开课堂的过程中,需要从实现学生的素质培养出发,保持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以及体育活动的新鲜感。将体育课堂的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上,并从学生的性格特点、身体能力等方面入手,展开个性化教学,通过安排多种符合学生性格特点以及爱好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自身所喜爱体育项目的同时,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在体育课堂的展开过程中,男生在参与运动时,往往会选择一些体能消耗较大对身体素质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活动,如篮球、足球等。而女生则更喜欢如跳绳、羽毛球等技术性较高、运动量相对较小的运动。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能够一概而论,笼统的对学生进行要求,而是要让学生根据自身所喜爱的项目进行自由选择,保障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另外,教师也要不断对体育活动新元素进行挖掘,让初中生喜好新事物的心理需求以及探究欲望得到满足。

4.开展体育竞赛,进行课后训练创新

从体育课堂教学角度来看,竞赛是学生最常接触的学习内容,因此表面上看竞赛似乎并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但初中生的好胜心强,只要是竞赛就一定会激发出他们的参与欲望,这为课后训练创新带来了重要支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会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竞赛方式,极大程度做到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竞赛当中,实现对他们的体育素质锻炼。例如,在完成接力跑教学后,笔者就根据学生的水平将他们进行混合分组,并让他们进行男女混合 4×100 米接力比赛。在该比赛中学生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斗志,虽然最后的结果存在输赢,但学生都体验到了竞赛带给他们的训练体验,他们不仅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接力跑技术水平,同时也感受到了速度与激情带给他们的情感体验。

结论:综上所述,想要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并采取利用比赛型教学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利用游戏性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等措施,保障体育教学的质量,实现对学生身体素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彭冲.关于阳光体育的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95.

[2]李宪军.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127.

[3]孙婷,苏晓虎.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体育教学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1):6-7.

[4]张进.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0):133-134.

[5]高国峰.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创新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81):125-126.

[6]张军.初中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的创新思路分析[J].读写算,2020(26):2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