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保障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改善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固有印象,使其得到综合有效的锻炼。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提高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有效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合理渗透拓展训练
初中体育教师给学生上体育课的时候,可用简单的拓展训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达到热身效果。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大多是让学生通过慢跑来热身,让很多学生会感觉枯燥无聊,学习兴趣不高。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交替跑、蛇形跑等多样化跑步方式,调动学生热情,带给学生新的体验。热身训练效果会对学生整节课学习情况带来影响,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将拓展训练融入到热身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对后续的体育学习产生期待心理。
以 1000m 长跑为例,其对于学生的耐力、意志力有很高要求,学生需要长时间的训练,这也会让很多初中生感觉枯燥无聊,学习热情不高。因此教师就可以将拓展训练融入到1000m 长跑热身中,激发学生主动性。拓展训练主题为“小树与小鸟”,教师将学生分成 3 人一组,每组有 2 颗小树和 1只小鸟,分组完成后,剩余的 1-2 个学生则是自由的小鸟。教师在喊出口后以后,学生需要作出相应的动作,如教师喊“小树”,小鸟在原地保持不动,而小树需要快速转移到其他小鸟身旁,并保持 3 人一组,出错的学生受到惩罚;教师喊“小鸟”时,小树不动,小鸟转移;教师喊“天灾”时,小树、小鸟全部转移,并重新组合,同时成为自由身的学生受到惩罚。教师开展这样的拓展训练活动,可以让学生保持高昂兴趣,同时也会获得更好的热身效果,有助于后续教学活动开展。
2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的推动和改革下,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推动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并通过了解来制订属于他们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还要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将多种新的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例如,教师在进行一项新的体育运动教学时,就可以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或者根据不同性格采取互补的方式进行分组,这样一来,学生就会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对体育项目的学习,同时在此过程中还会增加对体育学习的信心,加强他们想要继续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最终,兴趣教学法在此过程中会得到充分的运用。
3开展体育游戏的讲解和示范
教师讲解体育游戏时应站在学生都能听清楚的位置,避免学生面向太阳或迎风站立。要根据游戏的组织形式,采用先集中讲解再进行分组或者先分组再逐一讲解的方式。在讲解顺序上,先给学生讲清游戏名称、游戏目的、游戏方法、游戏规则与要求、游戏结果判定与奖罚机制,然后使学生明确需注意的安全事项。教师在讲解时必须做到语言简练、易懂,尤其要让学生明确游戏的分组、游戏规则与要求。
教师的示范位置可根据参与游戏的人数和队形来确定,选择学生都能看得到的位置进行动作示范,如果是一排横队队形,教师应站在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位置;如果是半弧型队形,教师应站在扇面的顶点位置;如果是一路纵队队形,教师应站在队伍中央的前三分之一处。示范要求上,教师必须做到示范动作清楚、部位明确,可采用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示范形式上,教师可选择镜面、背面、侧面等示范面进行示范,也可以选择与学生共同进行示范,使学生体会动作的空间与时间的配合,加深学生对体育游戏的理解和认识。
4巧妙引入游戏教学,增强体育训练的趣味
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也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内驱力。虽然体育课一般在室外空旷的操场上进行,这样的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教师如果只是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跑、跳、做操,将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难以激起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充分意识到这一情况,把有趣的游戏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其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形成健康心理。同时,教师应搭配有效的指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例如,在开展“耐力跑”教学时,教师先简单介绍什么是耐力跑,在耐力跑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技巧,如摆臂、调整呼吸节奏、步伐频率等,并设计对角线变速跑、跳竹竿、抢球、跳圈和闯关等游戏,详细讲解各游戏的规则与方法。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个人身体素质与爱好兴趣选择游戏,如在对角线变速跑游戏中,教师要求学生以一路纵队的方式在一个长方形场地进行对角线快速跑、边线慢跑的变速跑练习,其中快跑用70%~80%的速度,而慢跑可以很慢,但必须是跑动的,不能走路。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练习强度较大,适合心肺功能与体质较好的学生。这样学生在游戏中能有效锻炼个人身体协调性与心肺功能,增强耐力。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相应的改革,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改善其对体育教学的固有思维。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培养师生情感、组建体育小组、示范教学、评价反馈以及自主训练这六个环节的多样性教学,中学生将有效形成体育主动参与意识。通过教师的教学,初中生将实现我国“德、智、体、美、劳”的教学目标,实现全面性、综合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晓洋.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手段,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20(16):143-144.
[2]孙志杰,尹珂.探究初中体育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3):179-180.
[3]单田丰.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4]梁平.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J].知识文库,2016(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