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社会情感学习视野下农村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
莫燕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莫燕恩,. 探索社会情感学习视野下农村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J].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22.3. DOI:10.12722/ccn.2022.157022.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越来越被现代教育关注与重视,具备自我管理能力不仅是学生核心素养所明确提出的,更是农村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良性发展的需要。因此本论文致力于农村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
关键词: 社会情感农村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
DOI:10.12722/ccn.2022.157022
基金资助: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去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而他们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留在家乡,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成为这一时期特殊的“衍生物”。近年来,研究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问题的很多,众多学者从生存状态、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论述,但对其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研究却极少,尤其是关于“留守”给农村小学生带来的影响很少为人关注。社会情感学习能力是儿童情绪认知、换位思考、责任决策的重要能力[1]。小学是儿童学习认识自身以及处理与他人、集体、环境关系的奠基阶段,是儿童形成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关键期,这期间的亲子关系影响儿童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与他人形成融洽关系。

一、社会情感学习视野下农村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独立思考能力相对较差

独立思考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课下和课上。课上听讲,课下预习,复习。为了更好的观察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研究者随机进入一个教室听课。该老师正在讲授的是五年级语文《东阳.童年.骆驼队》。不知道是不是受外来听课人员的干扰,老师和同学们都有些紧张。在泛读之后,老师开始提问题,在这个问题环节,观察发现:前面几道一眼就能在文中找到答案的题目,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相对较多;而教师逐步将题目难度提高了,需要经过总结得出答案的题目的时候,回答问题的学生明显减少,大部分时候需要老师提示才能回答;最后的题目需要自己组织语言,通过想象和思考进行描述的时候,竟然没有人举手了。研究者问及如何预习复习的时候,学生理所当然的说,“就按老师说的做呗,老师叫怎么预习就怎么预习,老师叫怎么复习就怎么复习”。说明学生们已经习惯性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愿意独立思考。

(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不足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农村的孩子应该懂事更早、更勤快,能够为父母分担家务活或者能够自觉地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是,通过访谈和实地调差发现部分农村学困生的行为能力欠佳。

(三)自我定位意识不足

自我定位能力就是学生清楚自己的长处,明白自己的不足,并能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自我定位能力意识不足,需要依靠父母和老师帮他提高自我定位能力[2]。可是有的家长和教师自身就不能做到很好的定位学生,在溺爱学生的家长眼里,他的孩子就是最棒的,没有任何的缺点,这样导致学生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在有的学困生老师眼里,学生学习差就是一无是处,忽视或者批评学生,导致学困生自卑,怕出错,不敢尝试。

二、社会情感学习视野下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举措

(一)增强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源于学生的自卑和不自信,这种不自信就会让农村小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不敢尝试。所以要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要任务是增强农村小学生的自信心。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仅可以给农村小学生带来精神的慰藉,更可以在学习生活中带给农村小学生更多的帮助。有家长、同学和老师们的鼓励,可以让农村小学生更容易走出心理的阴霾。良好的沟通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3]。可以多与家长、同学和老师沟通。不善言辞的农村小学生可以用书信的形式代替。坦诚的讲述自己的不足,寻求他人的帮助。

(二)提升认知力

德鲁克的自我管理理论七个维度,第一个就是要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长处所在。农村小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也有助于行为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的发展。农村小学生认识自己包括明白自己的长处、自己的学习方式、自己的价值观、自己处在什么位置以及自己该做什么贡献。首先明确自己长处,方法就是反馈分析法。第一,专注于自己的长处,知道自己能够干什么。什么能给你带来益处;第二,扬长避短,加强自己的长处;第三,找出无法克服的习惯或品性。第四,改正不良习惯和不良品性;第五,找出本身所不该做的事情。其次,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所有的自我认识当中,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知道自己如何学习的。并且判断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不良习惯和需要调整的行为。最后,明白自己的价值观,也要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该做什么贡献。德鲁克提出:“如果一个组织的价值体系不为自己所接受或者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相容,人们就会倍感沮丧,工作效率低下。”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可能融入不了一个学习风气好的班级,因为他的价值观与其他同学不同。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前提是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作为学生,学习是第一要务,所要做的贡献就是勤奋学习,追求高分数。知道自己的长处、明白自己学习方式、明确自己的价值观、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该做什么贡献,可让农村小学生对自己、学习有新的认识,努力奋斗意愿更强烈。

(三)培养专注力

农村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做事效率低下。通常,同样的作业,同样的智力程度,每天做作业的时间用时短的注意力也就越集中。在农村小学生自身想要学习的意愿下,专注力更容易培养。首先,安心。强迫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要离开学习座位。第二,静心。心情浮躁不能静下来,学习效率也不会高。第三,专心。农村小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三心二意。做一会这本作业,碰到稍微有难度的,就放弃就去做另外一种作业。每次做一种作业,沉浸式完成[4]。专注力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习惯,除了学生本人意愿,前期还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监督。

(四)建立健全农村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制度

由于教师轮换频繁,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培养工作没有很好的衔接。但是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培养必须要持之以恒,所以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农村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制度,从一年级起就应该建立农村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制度。将农村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情况、培养计划和目前成效写入农村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个人档案袋,将农村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管理纳入长效机制。如果更换教师,则培养档案袋交给新老师,新老师通过查阅农村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个人档案袋,就知道该农村小学生哪个方面的能力比较弱,各个击破,精准培养。

(五)建立有效的家校联系,共助农村小学生管理能力提升

家校联系指家庭和学校为了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而彼此了解、相互合作,通过语言等多种媒介而进行的信息传递、思想交流的行为。通过互相交流与沟通,共同讨论与研究,并以此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家校联系是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中,对受教育者影响最紧密、最深远的维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校有效联系可以让家长提高对教育的认识、懂得如何更科学的教孩子。

三、结语

本文力求为农村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提供解决方案和实施途径,对农村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的转化工作提供了可操作的切入点,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农村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高慧斌.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略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9(04):57-61.

[2]高向斌.主体教育:我国走向新世纪的一种教育理论[J].中国教育学刊,2020(04):

22-25.

[3]胡心怡,刘霞,申继亮等.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05):71-7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