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体育在双减时代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对于学生身体、心理、品质的全方位影响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可,而体育中考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初中体育教育的地位,教师、学生及家长均对体育教育表现出更高的关注度,近年来体育中考分数占比持续升高、考核内容持续增加、考试选择性持续拓展,这些都使得初中体育教育的形式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1]。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双减背景下的体育中考实施影响保持密切关注,准确把握教育重点和教育方向,持续优化改进初中体育教育模式,引领学生体质健康发育和全面健康成长。
2 教育目标调整,教育内容更新
教学目标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选择和教学方向,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得体育教育活动由体育课堂向大课间活动和课后托管服务等环节拓展延伸,同时学生们在校园外也获得了更多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体育中考的推进能够将学生们从繁重的文化学业中解放出来,使得学生们的身体机能教育成为研究的重点[2]。目前很多地区在体育中考设置中同时兼顾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而身体体能是学生参与各种运动的基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将身体体能锻炼作为主要目标,这对于学生成绩提升和身体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目标的调整积极回应了体育中考的需求,教师可以尝试在每一节课中均增加十五分钟左右的体能专项训练,开展包括力量、敏捷、速度、耐力等等专项素质训练。教师在开展训练活动时应该关注学生的运动意识培养,使得学生能够正确意识到体能锻炼对其身体素质提升及体育中考成绩提高的重要性,学生们在经过体能锻炼后将会逐渐适应运动强度与流程,而教师更可以利用校外运动契机巩固学生的体能锻炼成果,例如学生们可以用微信区打卡的方式呈现自己的训练成果。同时教师应该关注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日常较少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给予学生们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体能锻炼。体育学科涵盖内容复杂多样,新课改明确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巧,而体育中考的项目设置也充分体现出新课标的要求,跳远、仰卧起坐、球类运动等等运动技能也是中考考察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保持对运动技巧的重视,依据体育项目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单个项目中展开更加系统化的指导,教师可以将运动项目细化分解,指导学生深入了解每个动作的技术要点,例如笔者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就进行了分解教学,使得学生们能够正确把握发力、起跳、摆臂、落地等技术动作的细节,而在教学演示过程中教师教师同时要注重解读考试流程与规则,同时指导学生们掌握跳远技巧。教学内容的更新能够更好地匹配教学改革实际,在实现学生体育素养和综合素质发展的同时保证学生取得更好的中考成绩。
3 选择空间增加,注重理念引导
体育中考实施后给予了学生们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与学生均需要改变应试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习惯,学生们可以在体育中考中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考核项目,这使得学生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优势,学生们寻找到自己商场的项目后将会表现出更加浓厚的兴趣和更加积极的态度[3]。而教师为了充分利用体育中考改革的优势也应该协助学生们选择自己更加擅长和喜欢的项目,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观察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项目表现,综合分析研判后为学生选择更加适合的项目并及时给出合理建议,有针对性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这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们的潜能,更能够激活学生的们的兴趣,使得某些体育项目伴随学生终身。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业非常繁忙,虽然双减政策赋予了学生更多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但是仍有很多学生未能利用这些时间开展体育运动而是将其用于文化课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们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为其制定专属运动计划,确保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夯实学生中考基础和人生成长根基。
4 契合学生兴趣,激活体育动能
体育中考很好地回应了大多数初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而教师要更好地发挥体育教育的作用就必须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激活学生们的运动动能,使得体育学习和日常锻炼成为学生们的主动需求,激活学生的体育兴趣才能够保证学生表现出更强的积极性[4]。初中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很多重复性训练难以吸引学生储蓄参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处于方法和流程创新,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例如跑步练习对很多学生而言较为枯燥,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们播放音乐,组织学生在音乐的带动下奔跑,动感的音乐让学生们非常兴奋,1000米跑/800米跑的训练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入追逐跑、交替跑、变节奏跑等多种跑步训练方法,在激活学生兴趣的同时使得学生们逐步提升信心。
参考文献
[1]薛明波.“不教之教”思想践行“和学”课堂的思考——以初中体育学科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33):243-245.
[2]戴艳花,余敏,毛华燕.南昌市中考体育改革评价体系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1):124+126.
[3]廉传庆.体育中考背景下提高学生体育成绩思路及方法创新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1):144+146.
[4]吴智鹉.体育中考体制下初中体育教学应试化倾向的对策分析——以厦门市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8(03):79-80.
作者简介:刘焕春 ,男 ,1989.10 ,汉,山东临沂人,大学本科,职称:中小学二级,工作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新城校区,研究方向:初中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