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是帮助小学生们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课程,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不仅仅是要提升教学效率,最主要的体现应该是学生们在锻炼中熟练地掌握体育技能、在锻炼中获得快乐以及在教学中可以贯彻体育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达到这些效果才能够算是真正的创建了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在常规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往往教师要求学生做什么,学生们就会做什么,缺乏独立学习的思维。久而久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势必会缺少主动思考的习惯以及创新能力。学生的兴趣不高,积极性不高势必会严重地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体育课程与文化课程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并非是教师讲,学生学就足够的,而是需要学生真正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做到可以享受课堂。常规体育课程的活动就是初始这段的热身运动,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们跑步、做操,最后剩下的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主活动,这与小学生特征是不相符合的。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让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有益于他们身心活动的,而蕴含教育意义的体育游戏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孩子们的课堂参与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成长,学习到一定的知识。
例如,在体育课上,教师在组织完学生参加基本的锻炼之后,可以给孩子们组织拔河等游戏。这个游戏虽然普通,但是可以让所有的同学全部参与进来,有效地锻炼的团结协作能力。教师需要将孩子平均的划分成为两组,交给他们一些简单的拔河技术以及拔河技巧。在第一次拔河的时候,因为学生们的拔河技术或者拔河技巧不到位,所以输掉了。我给他们加油鼓劲,进一步完善他们的拔河方法。在大家重整旗鼓之后,所以孩子们鼓足了劲,活了第二次的胜利。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决定三局两胜。最终大家各有胜负。看着学生们的兴奋以及热情,我知道他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是加强了心理能力,从而实现一举两得。
二、加大在教学资源上的投入力度
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借鉴部分学校教学资源匮乏的现象,学校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教育资金,来制备体育用品。因为学校投资的资金有限,因此在制备教学设备的时候,应该保证质量和种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多购买一些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体育器材,少购买一些篮球、排球等资源。因为,篮球、排球这类运动虽然竞技性质比较强,但是对于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比较高,如果缺乏安全指导或者安全监督,很容易出现伤害学生的现象。例如,我校学生对于跑步类运动比较喜欢,因此,在购买体育器材的时候,我特意置备了一些路障。每次进行跑步类型的训练时,我便会将路障放在不同的位置,将传统的跑步变成了障碍跑等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这不仅仅可以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更是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因为长期处于传统跑步状态下而产生的枯燥乏味,这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来讲是具有较大帮助的。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开展分层教学
不同的学生因为发育时间的不同,因此在身体上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如果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而是让所有学生开展同一种运动,那么有的学生会认为比较简单,没有什么挑战性;有的学生确实会认为这项体育项目比较难,对于他们来讲不适合。因此,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的这一种特性,根据学生身体或者心理需求上的差异性,积极开展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与自己实力相近的同学,进而实现共同进步,防止他们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例如,在开展长跑运动的时候,有的学生心肺功能比较好且兴趣较高,可以给他们安排六百到八百的距离;有的同学心肺功能相对较差,教师可以给他们安排四百米距离;对于女同学来讲,教师还可以给他们再缩短一点距离。这样,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在规定的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进而构建起高效课堂。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们的基数是比较大的,此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之中挑选一些有意愿的同学来担任小组长,帮助教师开展教学。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任务量,还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组织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优化课后反思环节
很多体育教师对于课后反思环节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甚至部分教师并没有课后反思。但是实际上,经过对课堂的总结与反思,可以发现出很多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进行优化之后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例如,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因为没有计算不同的内容环节所涉及的实践,导致部分计划的环节并没有得到实施或者计划的所有内容得到实施之后,仍然会预留出部分时间,进而造成了任课时间的浪费。这些对于高效课堂构建来讲都是没有益处的。因此,教师可以在课下对不同的环节进行考量,保证在日后的课程教学中,能够妥善合理地安排任课实践,凸显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此来构建高效的课堂环节。
五、结语
总之,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需要小学体育教师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合理融入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规划活动场地、立足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开发游戏活动等方式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薛庆谊. 开展阳光体育,打造高效课堂——小学体育教学初探[A].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3.
[2]汪文峰. 构建小学体育核心素养高效课堂的研究策略[J]. 新课程,2021(1):40.科学咨询,2020,(41):277.
[3]白亿芳. 开展阳光体育打造高效课堂—小学体育教学初探[J]. 考试周刊,2020,(53):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