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社会主义的革命文化、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面的局限性,将社会主义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学习,通过具有内涵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感悟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学生通过音乐的表现形式,达到由表及里、由小见大地认识与体会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含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小学音乐教育相结合,需要教师在细处、小处、实处上下功夫,将优秀的德育思想价值观和观念融入到学生的音乐课堂中,教育学生爱国、爱家、爱人民、爱他人,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接班人。
一、在歌唱教学中挖掘歌曲内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传承音乐的育人价值。
在小学音乐的歌唱课堂中,教师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就是提高学生演唱能力,在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突出歌曲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加强音乐课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我在教授以爱国主义题材为主的歌曲时,引导学生以歌唱为媒介,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容,深入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等背景,让学生体会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复兴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好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例如,在五年级《国歌》的教学中,我在课前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国歌创作背景,让学生知道爱国诗人田汉和音乐家聂耳身处在祖国水深火热的背景之下创作了这首《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曲传唱开后,激发了全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深刻的了解到这首歌曲的爱国主义内涵。在对乐曲进行分析时,我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运动员手捧着鲜花和奖杯,在庄严的《国歌》音乐背景下,仰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和全场的观众一起歌唱国歌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同学们通过视、听,仿佛身临其境,他们体验到了国歌的神圣和庄严。在演唱国歌时,我让学生抓住歌曲中“前进、前进、前进进”号角式的呼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要素,准确表达了歌曲爱国主义的精髓。最后,我还安排学生讨论:结合自身体会,说一说新时代的好少年怎样做才能体现热爱祖国。通过这样的歌唱课,学生能够准确的表现国歌,而且还在心里播下了爱我中华的种子,树立了强烈的时代责任感,达到了将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歌唱教学之中的目的。在学唱歌曲《四季童趣》中,我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出现的一幅幅生动而富有情趣的画面,表现了儿童们在一年四季中的欢乐情景,构建了一幅祖国少年儿童和谐幸福生活氛围,学生在轻快活泼的歌声中展现构建和谐社会,共建美好家园的美好心愿,抒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热爱之心。
二、在欣赏教学中感受作品蕴含的美好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欣赏教学是学生聆听音乐作品时通过感知和联想对作品形成的审美体验。“欣赏”并不是漫无目的的,也不是放养式的,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改变对音乐学习的看法。教师在开展欣赏教学时,要抓住旋律、音色、节奏等音乐要素加强学生对音乐曲目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合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未来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教学《草原放牧》时,在导入环节,通过聆听草原小姐妹为保护集体羊群与风雪搏斗的事迹,学生感受到了她们不畏风暴、勇于战胜困难的高尚品质和对祖国、集体、家乡的挚爱;在欣赏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感受第一主题音乐节奏轻快、活泼,刻画了草原小姐妹乐观、活泼的形象,第二主题节奏舒缓,表现了蒙古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美好风景和“我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积极向上的形象。通过《草原放牧》的学习,不但让学生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艺术作用,还培养学生爱祖国、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品质。在《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欣赏教学中,通过聆听歌曲,学生在感受、体验我囯民族民间戏曲宝库里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的同时,也感受到北京戏剧代表的中国文化内涵,还被李铁梅的人小志大、天真淳朴所感染,被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所感动,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加强了民族凝聚力。
三、开展各类音乐主题教育活动,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文化内涵。
《广东省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行动计划》(2019年)在“继承革命文化”中指出:学校美育要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内容,根据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充分挖掘革命文化,推出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人民、歌颂时代英雄的优秀艺术作品。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利用音乐课堂、音乐各种社团课等各类音乐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感悟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文化内涵。如:每年的国庆节,学校会开展庆国文艺汇演活动,同学们用歌声、舞蹈等形式尽情地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在少先队建队日,我们开展“我向国旗敬礼”合唱比赛,同学们团结合作,在歌声中展示新时期少先队员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每年的“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同学们学习中国传统地方戏曲,提高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传统艺术。每年教师节的“感恩有你”主题歌曲联唱,引导学生感恩老师,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党的二十大”到来之际,举办了“迎接党的二十大”主题歌手大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寄语和希望,帮助全校队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培养少先队员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朴素感情,努力学习,成长为敢于担当民主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课程标准下,聚焦“核心素养”的育人思想,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尝试突出美育的文化性,音乐教师要不断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充实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引导学生从音乐作品的文化精神内涵中深入体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使广大学生通过音乐艺术学会从社会视角来观察问题,培养学生关心和谐社会的公民意识、文明的责任、科学的精神和爱国的热情,提升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依托音乐教育不断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握和理解。
参考文献:
[1]韩小燕.以乐育人润物无声——谈德育渗透于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1(23):55-56.
[2]周营.小学音乐课堂中德育与美育的有机渗透[J].新课程导学,2021(18):84-85,90.
[3]杨婷.以乐育人润物无声——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21(41):159-160.
[4]《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