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也逐渐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项问题,对美术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可以实现有效的解决。在美术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泼性,使课堂是活跃、愉快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同时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感受美术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处于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对学生能力提升、知识拓展和课堂教学效率提高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美术教学的实践意义
中职美术课程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设计、教育等专业的基础必修课,鉴于部分中职学生美术基础薄弱、艺术修养不强的现状,将信息技术引入美术课堂的意义不容忽视。其一,借助信息技术资源性特点激发学生热情。信息技术虽然时间短,但却可以囊括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广阔的美术天地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使其产生源源不绝的学习动力和旺盛的学习热情。首先,信息技术以直观可视的短视频向学生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美术世界,让他们明白了国画、素描、油画等表现形式,好似拨开了眼前朦胧的面纱,使其从中感受到美、体悟更深层次的美,也学习到了更多的美术技能。其次,信息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示各专业发展中的美术因素,使学生清晰地感触到美育对于专业长期发展的帮助、自身人格修养的提高,进而视野越来越开阔、审美水平越来越高。
其二,借助信息技术层次性特点尊重学生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各有不同,尤其对美的理解也不同,表现方式也差异明显。很多学生并不能在短短的课上时间完成美术技法学习,他们需要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而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方式是比较灵活的,将微视频上传到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在教室学、在宿舍学,可以在课前学、课后学,时间并不限制,一遍没学会还可以反复学,同时微视频的种类有很多,有绘画基础知识点、有技法提升拓展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美术基础知识,有助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其三,借助信息技术针对性特点帮助学生理解。研究表明,中职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时间多在十分钟左右,而信息技术中信息技术能够提供5—10分钟的视频,短小的内容恰恰贴合了学生的学习心理,避免了学生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很多抽象的美术概念仅靠语言讲解是不易明白的,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中对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集中精力“攻克难关”,也可以将讲解过程设计录制,以直观的形式清晰明了地展示具体技法或知识点,如此生动有趣的形式很容易引发学生兴趣,使其主动去理解抽象美术概念,在优化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深化理解力、审美力。
二、中职美术课程中的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措施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绘画和阅读上,以致一些学生吸收的知识不足,审美鉴赏能力不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也难以发挥想象力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发展想象力、开发创新潜力、更新教学环境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发挥想象力的材料和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艺术思维的发展。从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标准和新的实际情况看,教师要正确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主体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享受新技术带来的新鲜感,更愿意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积极参加课堂学习。在中职阶段,教师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和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利用多媒体,创造新的学习环境。此外,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积极与学生互动,如,让学生自由开展作品评选,展示优秀作品。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借助信息技术优化美术教学课堂
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发现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图片、视频、声音等都可以对学生的注意力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视频、声音等被激发,使学生对其产生一定的兴趣。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板书、教学工具等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使得大量的时间被浪费,而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将美术教学中的知识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备对教学资料进行反复观看与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多媒体,可以使课堂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这有助于学生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与掌握。比如教师进行示范时,传统的方法是教师示范,学生围一圈观看,有一部分学生就不一定能看到或看得清楚。但如果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直播示范,每个学生借助手机、电脑或其他设备可以从头到尾看得清楚、明白。
(四)借助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而信息技术则是自主学习的好帮手。具体到实践中,教师可以将课前预习或课堂教学内容以信息技术的形式上传到学习平台, 供学生预习使用,帮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知识,也就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可以将美术技能、练习等制作成课后复习的信息技术,学生既可以在直观感受中加深理解,也可以在反复观看练习中掌握相关技能,在课内外的结合中切实提升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当然,课后的信息技术学习更多的是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美术教学环节,因为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有很多需要面对面交流的感悟领会、 直接观察的现场灵感闪现,以及很多技能技巧的传授理解都不能仅仅依靠微视频完成,如很多美术作品的创作技巧特别是关键技能的创作技巧,不仅需要教师手把手示范讲解,还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反应给予不同的处理、反馈,绝不是几分钟视频就能达到教育效果的。
总而言之,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美术学科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技术运用于美术教学,在丰富学生认知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减轻教师在教学中无法直观呈现的讲解压力,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对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万荣.信息技术与中职美术教学的整合[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99-100.
[2]李永奎.信息技术下中职美术课堂运用微课的探讨[J].学周刊,2019(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