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初中体育的学习,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科学的安排。教师在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进入中学时期,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逐渐在变大,身体素质、个人兴趣等都在逐渐进行分化。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在完成整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学生擅长和感兴趣的方向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规范化的教学,这样可以极大的提升教学质量,也能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所以初中体育教学规范化和创造性的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一、初中体育教学目前的现状分析
(一)整体体育专业化程度较弱,对初中体育教育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教学团队的教育理念和教师的专业素养都是较为薄弱的,这也就导致了大部分学校体育课堂的专业化是达不到标准的,并不能与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相匹配。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城市和地区,体育课的设置形同虚设,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认为体育课程的设立是浪费时间,是放纵孩子们去玩耍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体育教师大多没有什么专业性,可以随便从其他科目调剂过来。体育课的数量不但设置的比较少,更可以在学习时间紧张的情况下随便让渡给其他科目。体育课程普遍在中考时才发挥出他的作用,临阵磨枪地去训练体能,有针对性的练习考试科目。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是因为无论从学校、教师还是家长的角度,都对体育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的。
(二)体育器材过于老旧,体育课程时间不够充分
由于学校方面和体育教师都没有对体育教学引起一定的重视,所以学校对于体育器材的配备自然是落后的。就目前我国初中学校体育器材的配备来说,数量和种类都是远远不够的。很多体育器材过于老旧,使用时间过长,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体育器材种类和数量的缺乏,会导致学生无法接触感兴趣的器材,无法真正享受体育课程带来的收获和乐趣。体育器材的缺乏和老旧,除了观念问题,还有就是资金问题。体育器材的资金没有到位,就影响了体育器材的采购和更新,使学生没有机会在体育课程期间进行学习和锻炼,严重影响了初中体育教学的进度和发展。另外,体育课程时间设置普遍偏少,且课程开设存在不足等情况。因此,人们应该意识到学生的主要任务并不仅只有学习,身体素质的强健和心理素质的强大也同样应该引起重视。
(三)师资力量较弱,没有体育教育规范化和创新性的意识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师整体水平是偏弱的,没有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性。体育课程的单调性、单一性,都让学生无法对体育课程真正的产生兴趣。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没有规范化的意识,还是按照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教师的教学方式太过松散、自由,也没有按照教育大纲的要求来规范上课,对于体育教育的规范化和创新性意识不够清楚。教师的意识不明确,就无法将正确的意识、观念和体育技能传授给学生,这也就导致了体育教育规范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滞后。
二、如何使初中体育教学更具有规范化和创造性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教师具有正确的体育教学规范化和创造性的观念
体育教育规范化和创造性的发展,首先要让教师以体育教学大纲为依据,严格教学过程的管理工作。任何学校和个人,都不能随意去更改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要以教学大纲为基准,组织学生认真的上好体育课。要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使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扎实的教学技能。教师对自身也要严格要求,时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另外在上课前要合理的进行课程安排,要分年度、分学期、分课时,甚至是分学生素质情况来进行课程的安排。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于自主动手、团结协作、自我分析和反思总结等能力的培养。要充分掌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找到最适合他们的体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角色,掌握扎实的体育技能,充分调动出他们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要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并掌握体育教学规范化和创新性的相关知识和要求。对于学校体育器材的配备,教师也要积极主动的去争取。在教学课时上要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计划规定的课时来进行教学,不能在随意占用或者减少体育课程。对于平时的体育成绩,要严格进行考核。这些都是体育教育规范化和创新性必不可少的,是实现体育教育规范化和创新性的重要标志。
(二)增强学生自信,科学引导学习
教师要在体育课程过程中注意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适时的进行排解,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关怀和指导。初中时期的学生有时会存在较为敏感的情绪,特别是对于一些身材矮小、过于肥胖这类学生身上尤为明显。他们对体育课程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抗拒的情绪,这时候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性就发挥了大的作用。教师要用心处理好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和体育之间的关系,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对过于敏感的学生进行不明显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敢于锻炼和实践,一步步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体会到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乐趣。
(三)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无论任何学科和事情,兴趣永远是学生的第一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所以教师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管学生具有怎样的个体差异,教师都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平衡。只有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起足够的信任,学生才会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主动的配合。只有在这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配合的前提下,才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让体育教学规范化和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谨、细心,对每个项目的类型、注意事项和对人体的影响等各个方面进行准确全面的讲解,让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最大程度的被学生所掌握。准备工作足够充分,才能在体育训练过程中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结语
初中体育教学需要教师做好合理的引导工作。体育教学规范化和创新性的基础,就是要严格执行教育教学大纲,切实加强教学活动。正确认识和理解规范化和创新对于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充分发挥出教师在教学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工作中大胆进行尝试、探索和创新,转变自身的体育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学习和探索中持续推动初中体育教学规范化和创造性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廖佰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规范性和准确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9(24):22-23.
[2]鞠伟.中学体育教学的规范化和创造性浅析[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03):82+79.
[3]谢易君,吴家琳,苗田.广州市初中体育教师胜任力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师友,2015(04):60-62.
[4]芦慧霞.豫北县城初中体育课教学准备规范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