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视角下的剧本围读创新研究:探索情感、文化与社会美德
刘蕴婷 朱雪雍 冯雅坤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蕴婷 朱雪雍 冯雅坤,. 商业视角下的剧本围读创新研究:探索情感、文化与社会美德[J].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23.8. DOI:10.12723/ccn.2023.157072.
摘要:
剧本围读是电影和电视剧制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为制作人员提供了更好的理解剧本和角色的机会,还具有商业价值和创新点。剧本围读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体验,还能提供精神体验探索人类情感和人际关系、探索文化差异、强调社会正义,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和自我意识。我们应该重视和推广这种文化形式,在传播优秀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剧本围读沉浸式人文素养情感认知社会美德
DOI:10.12723/ccn.2023.157072
基金资助:

剧本围读是主创者为电影或电视剧的制作提供更好基础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传统的剧本阅读中,演员们通常就剧本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剧本和演绎角色。随着剧本围读的发展,大众亦可以演员的身份参与进来,更多地着眼于角色的情感和行为,并更好地理解与探讨剧本中的情节和主题。剧本围读通过将经典作品融入到娱乐活动中,以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扩大经典作品内涵的传承与发展。 这种戏剧化表达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体验,通过多角度的解读和演绎来展现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可变性,从而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一、 剧本围读特点

1、 戏剧化表达:为文学作品赋予新的生命力

如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指出:“情境一方面是总的世界情况经过特殊化而具有定性,另一方面它具有这种定性,就是一种推动力,使艺术所要表现的那种内容得到有定性的外观”,即情境是所有艺术形式的表现因素。剧本围读可以深入经典,拓展受众群体,用"沉浸式"元素将经典剧本中最精彩的的故事情节与参与者联系在一起,更好地融入剧情中。通过参与体验围读演绎这一年轻化的表现方式,让经典与年轻化表现方式的深度融合,实现经典与现代之间的对话和互动。这种方式可以弥合当代受众和时代经典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经典文化。

 2、 语言仪式化:以沉浸式元素助力经典魅力

经典作品承载着时代记忆与宝贵精神,值得被反复品味。语言仪式化是剧本围读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语言朗诵并通过语言表达出角色之间的情感和关系,让参与者沉浸式融入剧情当中。与诗歌朗诵相比,剧本围读更加注重对话的情感交流,参与者可以用冲突性的、戏剧化的姿态进行表演式的对话,通过角色扮演来增强参与者对剧本的理解和感受,更好地体会剧本中的角色,让经典作品更好地与受众重逢。

3、 视觉叙事:展现经典精髓,让参与者沉浸其中

视觉叙事是一种通过视觉媒介传达故事的方式,它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和主题。在剧本围读活动中创造一个仪式空间,融合现场感、仪式性和审美化元素,让参与者沉浸其中。通过舞美设计、视频投影、灯光设计等视觉叙事方式来呈现经典作品中的场景和情节,让参与者感受到剧本中环境的氛围和人物间的情感关系,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情节和主题。这些视觉叙事方式可以为活动带来更多的仪式感,得到美学上的享受和满足,让观众在参与媒介仪式时沉浸其中,感受到其中的场景包裹,带来陪伴和慰藉。

4、 感情阐释:形成情感共振,延续集体记忆

通过情感互动来增强参与者对剧本的理解和感受,让参与者模拟剧中人物的情感互动,通过语言、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表达角色之间的情感和关系,并使自己和其他参与者都能更好地理解角色和故事。剧本围读以故事的力量感动人心,用扮演的方式昭示情感,引导参与者在回忆过去时,紧紧围绕自我这一中心,对与自我相关联的人物、事件进行情景回放,能够让其内心感激、感动、兴奋等不同情愫,在心中生成一种体验式情感,构筑情感互文场域,感受精神洗礼。

 二、 研究意义

剧本围读是将艺术融入到生活中的一种方式,它不仅可以带来娱乐和文化体验,也是推广传承经典、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门径。同时在对社会美德和个人素质建设做出着积极贡献。通过宣扬社会正义、探索文化差异、强调道德和伦理以及在探索身份认同过程中接纳自我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让经典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在当代社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 传承经典,丰富个人精神世界

剧本围读可以带给观众精神上的享受。通过参与剧本围读,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并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探索人类情感和人际关系,陶冶性情。通过展示角色之间的情感和相互作用,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类情感和人际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并且剧本围读能够唤起人们读书的欲望,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引领人们进入知识的殿堂,推动引领社会文化发展。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再度阐释,让参与者同书中人“同呼吸共命运”,最大限度地还原经典,带领参与者走近自己饰演的角色中去的同时,既给观众们营造真实的情境世界,也为文化传承的开展进行铺垫。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感受不同时代背景下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沉浸式地将他者阅历引入人们自我情感之中,激发参与者对人性更深层次的思考,促使知识升值。

 2. 解码经典,搭建共同意识空间

宣扬社会正义可以凝聚观众的信心,并提高参与者的社会意识和同理心。剧本围读可以通过揭示社会不公和不平等来帮助观众认识到社会正义的重要性,进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探索文化差异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并提高参与者的跨文化敏感性。通过描绘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来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其他文化,从而增强受众的文化包容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强调道德和伦理可以提高参与者的道德意识,并引导他们成为更好的社会公民。剧本围读可以通过讨论道德和伦理问题来帮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的道德责任感。

在探索身份认同过程中接纳自我,可以帮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身份认同,并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同理心。通过探索角色的身份认同和自我发现过程来帮助观众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

 三、 结语

当剧本围读发展为一种商业娱乐活动时,它在宏观上对文化传承、经典作品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微观上也具有人文素养、精神体验的延伸。剧本围读作为一种新型体验方式,在增长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应该给予重视并推广这种文化形式,让剧本围读在传播优秀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剧本围读注重发掘人物故事中所蕴含的社会美德,从而发挥优秀文学作品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启迪人的作用。经典作品蕴含的语言之美,将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为青年之声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守正创新,以优质内容传递价值。在泛娱乐的环境下,高质量的内容是剧本围读会持续传播的基础。这就需要推广者精选优质剧本,在保留剧本自身独特内涵的同时,把握亮点,增加趣味性,为受众输出有启迪性的内容。

综上,剧本围读是一种具有广泛意义和价值的活动,通过剧本围读,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文化,探索人类情感和人际关系,强调社会正义和道德伦理,探索身份认同和文化差异。剧本围读构筑了抵达“在场者”内心的新型叙事策略与媒介底本,同时也为文艺创作提供更多灵感和思路。因此,剧本围读具有广阔的商业发展前景,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娱乐和文化体验。

参考文献

[1]高萍.社会记忆理论研究综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112-120.

[2]张悦晨.文化解码·沉浸体验·故事感召——解析《故事里的中国》的三重创新[J].当代电视,2020(03):63-66. 

[3]张卓,赵红勋.仪式建构·故事表达·文化阐释——中央电视台《朗读者》的成功之道[J].中国电视,2017(08):73-7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