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研究
袁庆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袁庆,. 中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研究[J]. 中国体育科学,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8369.
摘要:
在21世纪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中国,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更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公平竞争、坚持不懈等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中学体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培养路径
DOI:10.12721/ccn.2024.158369
基金资助: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将从体育学科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一、 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

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多维度、多层面的,它不仅仅涉及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培养。体育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其中涵盖了健康行为、运动能力与体育品德等方面。这种素养的培养,旨在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在心理、情感、社会适应等多个层面得到发展。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理解:首先,体育精神是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展现出的公平竞争、团队合作、坚持不懈等精神品质。其次,运动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这不仅包括基本的运动技能,还包括通过运动实践培养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再次,健康促进是指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使学生能够理解健康的重要性,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健康行为。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发展,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全面而深刻的,它要求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技能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实现学生在体育学科中的全面发展。

二、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体育精神的培养

体育精神的培养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核心目标之一,它关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形成。体育精神不仅包括竞争和合作,还涵盖了公平竞争、尊重规则、团队协作和坚持不懈等多重内涵。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其中之一便是结合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领悟体育精神的真谛。例如,在中学体育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如长跑、篮球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体能,更是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有效途径。以长跑为例,这是一项考验学生耐力和毅力的运动。在长跑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设定个人目标,并在每次跑步后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成绩。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如何面对挑战和困难,还能在不断的努力中培养出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入课本中的体育精神案例来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可以引用《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中提到的苏炳添的例子,他不仅在体育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是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展现了运动员文化素养的提升对于体育成绩的积极影响。通过这样的案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到,体育精神不仅仅是在赛场上的拼搏,更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态度。

(二) 运动实践的提升

运动实践的提升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在体育教学中,提升运动实践能力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竞技能力和自我挑战意识。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实践能力,教师需要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同时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挑战。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课本中关于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对抗赛。在比赛前,教师详细讲解篮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如运球、传球、投篮等,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比赛中,学生不仅要运用所学的篮球技巧,还要学会与队友沟通协作,共同应对对手的防守。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高篮球技能,还能在实践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竞技体育的精神。再如,在耐久跑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场“长跑挑战活动”。活动中,学生需要每周进行一次800米的跑步测试,并记录成绩。随着时间的推移,跑步距离逐渐增加,学生需要不断挑战自我,提高耐力和速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坚持不懈,不断超越自我,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自我挑战的能力。这种教学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能,还培养了他们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体育精神。我们可以看到,运动实践的提升不仅仅是技能的提高,更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和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运动实践中学会技能、锻炼身体、培养品格,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的全面育人目标。

(三)健康促进的实施

健康促进的实施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关乎学生身体健康的维护和提升,也是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关键环节。在体育教学中,健康促进的实施应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形成健康行为、提升健康素养。这种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上积极参与,更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材中,有一章节专门介绍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均衡饮食的意义,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饮食习惯。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周的健康饮食计划,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营养师进入课堂,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营养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健康饮食的科学搭配。再如,在教授运动损伤预防和处理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引用课本中关于常见运动损伤的案例,如踝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等,并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模拟运动损伤的处理过程。通过这样的模拟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运动损伤处理技能,还能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健康促进的实施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是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师通过设计贴近生活、富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验到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能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的健康促进目标。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中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整合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强化评价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祁罕. 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及培养路径[J]. 闽江学院附属中学,福州,350005.

[2] 赵富学,程传银,尚丽佩.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问题及其破解之道[J]. 体育学刊,2020, 26(06): 88-93.

[3]刘继武,王姗姗,郑冰清,曹亭,李有华. 学校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 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学校,广东深圳518000;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