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小学数学名家张齐华老师以其独特的社会化学习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张齐华教育理念的核心,探讨其社会化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策略。通过这一探索,我们期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学习方式的多元化与深度化,进而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方面取得成效,为构建更加高效、生动的小学数学课堂贡献力量。
一、剖析张齐华教育理念的核心
第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主体性的回归。他认为,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过分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因此,他倡导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让学习成为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过程。在张齐华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这种理念的转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促进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二,是注重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他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个体行为,更是一种社会性的互动过程。因此,他鼓励学生之间建立学习共同体,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共同解决问题、分享知识。在张齐华的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他们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合作中不断成长。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第三,是强调情境教学与问题导向。他认为,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数学问题的解决却离不开具体的情境。因此,他主张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他也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来促进深度学习。在张齐华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和问题链,这些情境和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引导他们在探究中逐步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探讨社会化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策略
(一)构建学习社群,促进互动与协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学习社群是社会化学习模式的首要策略。教师可以依据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如“加减法应用”单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行分组,确保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随后,为每组设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如设计贴近生活的加减法应用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分析问题、列出算式并求解。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关于超市购物的情境任务,让学生模拟购物过程,计算商品总价及找零,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加减法知识的理解,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情境化教学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化教学在社会化学习模式里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够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索欲望。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为例,教师能够精心设计一连串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引入分数的概念。像是通过“分蛋糕”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故事情境,能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而更顺利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块大蛋糕模型,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将蛋糕公平地分给几位同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以引导,鼓励学生用分数来表达每个人所分到的蛋糕份额。如此这般的教学设计,不但能让原本抽象的分数概念变得具体且能够感知,还能让学生置身于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顺理成章地掌握分数的初步知识,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问题导向学习,培养探究能力
问题导向学习在社会化学习模式里,是推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高效手段。就拿人教版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单元来说,教师能够规划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图形的性质以及测量办法。例如,教师提出“如何测量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样的问题,大力鼓舞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并要求他们提出解决的方案。在探究的时候,学生能够借助尺子、绳子等工具来进行测量,还能够尝试把不规则图形分割成多个规则图形,然后再进行组合测量。经由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不但切实掌握了图形的测量方法,而且还培育了他们的探究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够让他们在面对各种难题时,都能勇敢地去探索和尝试,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四)实施多元化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多元化评价是社会化学习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关注个体差异。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单元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例如,在完成一项统计任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的同伴评价,分享彼此的收获和不足。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品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发展,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化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策略,通过构建学习社群、情境化教学设计、问题导向学习及实施多元化评价,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策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了合作、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多元化评价方式的运用,让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成长,体现了教育的公平与个性化。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这些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为小学数学教育注入更多活力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岳秀红.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社会化学习[J].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十),2023(03):15-17.
[2]张爽爽.张齐华“文化数学”教学主张及实践研究[J].宁夏大学,2022(0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