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微量元素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连媛子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连媛子,. 中药微量元素的检测与质量控制[J]. 当代中医药,2023.1. DOI:10.12721/ccn.2023.157002.
摘要:
中药成分较为复杂,无论是测量还是检测都极为不便,正因如此必须针对中药品种及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加以检测,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加以控制保证其质量。基于此,文章围绕中药微量元素的检测与质量控制进行探讨。首先简单阐述针对中药微量元素进行检测的意义,之后对当前常用微量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最后探究药物微量元素控制。希望下述论述内容能够起到参考作用,为中药提供品质保障。
关键词: 中药微量元素检测与质控
DOI:10.12721/ccn.2023.157002
基金资助:

站在药物生产角度来看,中药质量难以保证且难以控制,药物具有不确定性,药物质量无法保证。某些药材培育过程中施加了大量肥料及农药,致使药材金属元素含量超过安全标准,药材疗效因此大打折扣且具有毒性,如果将这类药物用于临床治疗中,无疑会威胁病患生命健康。正因如此,伴随中药发展需加强质量控制力度,以免其中含有的毒性元素或金属元素超过既定标准,保证药物疗效及安全性。

1概述中药微量元素检测

1.1检测中药微量元素具有的意义

对中药发展而言,微量元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决定药物疗效发挥的关键要素,这一点在矿物中药方面更为突出,正因如此,针对中药进行检测时必须注重微量元素分布情况;微量元素作为中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在衡量药物等级、确定药材品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正因如此对中药进行检测时,必须要对其中含有的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微量元素在药材中的占比决定了其药性及疗效;如果药材内金属元素超过既定标准,药物疗效定然大打折扣,故而必须注重微元素检测。

1.2中药的组成与微量元素检测

1.2.1中药的分类

中药涵盖范围广泛,可细分为植物药、矿物药等多种,基于此可制成中成药、中药饮片等不同类型的产品。站在具体应用方向来看可划分成不同剂型药,正因如此,中药微元素检测愈发困难。

1.2.2中药分类与微量元素测定

综上所述,在测定中药内微元素分布时,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形态划分,基于目标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选择观察对象,之后对其进行一系列处理,如此才能保证测定结果准确性与真实性。否则,将无法掌握各类微元素在药材中的分布情况,简单来说必须对这一阶段内容给予足够重视。

1.3中药检测微量元素的特点

中药成分复杂,所含微量元素多样,所以,处理复杂多样,易难差异大。中药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低,且其基本成分复杂,存在许多干扰成分,给测定工作带来一定难度。由于中药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因此检测质量控制的标准样也需要不同种的生物标准样,及矿物标样,这就增加了中药微量元素检测整体质量控制的复杂性。中药微量元素检测的元素种类繁多,故需要多种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

2中药微量元素检测

2.1微量元素的检测程序

首先收集检测样品,之后对药材进行清洗去除其中杂质,同时选择适当方式处理药材,随后利用仪器检测药材,对与其有关的数据进行处理进而得出准确结果。

2.2采集样品

2.2.1正确采样的重要性

检测阶段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说服力,同时围绕药材设计保管方案。科学合理的采集是保证结果准确性与真实性的先决条件,如果管理不当使样品受到污染或损坏,会使测量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出现误差,后续各项环节测量都会受到影响。测定总误差是指采集阶段误差、预处理阶段误差、仪器误差、计算误差等多个部分之和。采样过程中需注意下述内容,即采集对象、采集方法、样品数量以及保存阶段对样品的防护。

2.2.2清洗或加工

针对采集的植物类药材进行清理时要减少人为破坏,避免杂质附着在药材表面,清洗之后对药材进行干燥处理。不同品种的药材需使用不同清洗方法,干燥阶段加强对环境温度的控制,干燥结束之后在无菌环境中采取粉碎手段处理药材,为后续环节进行奠定基础;对动物类中药进行清理时,首先要将可用部分中的杂质清除,使用离子水清洗药材表面,之后进行干燥处理蒸发多余水分,粉碎摇匀之后提取样品;对矿物类中药进行清洗时,要对药物生长环境进行分析,基于药材特性、均匀度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取药材。药材清洗结束之后擦拭表面水分,在无菌环境下将药材切割成小颗粒并碾压成粉。过滤筛选之后运用四分法进行取样。某些矿物类药材较为特殊,不能采取常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面对这类药材时需进行精密筛选。

2.3样品的分解与制备

2.3.1矿物药

适用于分析矿物类中药的方法有许多,实际运用过程中必须结合药材特性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进行分解,常用方法包括溶解法及熔融法,首先将样品放入溶剂内调配成溶液,常规情况下使用酸、碱及水等不同性质的溶剂。水溶液适用于卤素药。酸溶液:利用酸性氧化还原性和形成配合物的作用,使样品溶解的方法,常用HCl、HNO3、HCIO4、HF等及其混合物。碱溶液:如NaOH溶液、KOH溶液、氨水,砒石可溶于碱液中。熔融法:对于湿法(溶液法)难以溶解者,须用熔融法,即将试样与固体熔剂混合,在高温下加热全熔,使待测组分转变为可溶于水或酸中的化合物。缺点:腐蚀,可干扰测定。酸熔法:碱性样宜用酸熔,常用焦硫酸钾等为熔剂,选择铂坩埚;碱熔法:酸性样宜用碱熔,常用碳酸钠、氢氧化钠等为熔剂,均要注意容器的选择,据不同熔剂选择坩埚。

2.3.2生物样品

生物药样品:动物药、植物药、中成药。生物药样品的分解处理,可按一般生试样的分解方法进行。一般要通过高温加热或酸分解,然后定容一定体积作为分析样测定。

3质量控制措施

微量元素研究与应用的计量基础是检测,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是研究与应用微量元素的关键。检测结果可靠即准确,结果准确,数据才有可比性,这样的数据才真正有使用.与科学价值。目前生物材料检验尤其是人体微量元素检验多尚无标准方法,各家所用方法不统一,数据结果由于方法及技术等原因差距很大,甚至难以对比与应用,影响微量元素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因此,必须推进其检测的质量控制,实现检测规范化乃至标准化。只有检测实现标准化,测定结果才可能真正准确。标准化是微量元素科学发展的需要,标准化工作须由专门的组织来完成。其任务是建立一个元素分析参考系统,研制参考(标准)分析方法,研制与应用标准物质,组织分析技能测试考核,推广应用标准方法,组织网络化质量控制检查等,这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完成的系统工程。在没有实现标准化之前,可以采用在一定范畴内实行规范化分析的管理办法,同时采用标准物质校准的措施,实现实验室之间的分析质量控制,达到结果准确的目的。

4结语

由上述分析内容可以看出,对中药而言微量元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决定药物疗效及质量的关键要素。但中药成分复杂且存在多种微量元素,故而检测过程中药注意方式方法选用。首先要采集合适的样品,这是决定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之后根据药材特性采取适当方法进行处理,清除其中存在的杂质规避人为操作带来的影响,基于药材特性进行分解,最后加强控制力度以免药材微量元素超过安全范围。

参考文献

[1]赵聪颖.浅析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与微量元素检验方法[J].中国食品,2022(18):3.

[2]王登林.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与微量元素检验方法分析[J].现代食品,2020(1):2.

[3]刘云华,殷彩霞,彭莉,等.五种抗HIV活性菊科中草药微量元素主成分分析[J].2022(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