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足球校本化助力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学策略
张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玉 ,. 以校园足球校本化助力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学策略[J]. 体育学报,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7456.
摘要:
随着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其校本化对小学体育教育意义重大。本文聚焦寿宁县小学,旨在通过开发特色足球活动、优化足球课程、加强运动队训练等策略,实现校园足球校本化。利用行动研究法等,分阶段推进,从准备到实施再到总结反思。预期成果包括形成校本教材、训练方案、优秀案例论文等,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与足球技能,培养意志品质,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推动小学体育教育发展。
关键词: 校园足球校本化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456
基金资助: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校园足球校本化的研究与实践》(立项号SNXJKY23-034)研究成果

在当代教育追求全面发展与特色培育的大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校园足球作为一项充满活力与竞技魅力的运动项目,为小学体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园足球校本化,即将足球运动深度融入学校日常教学体系,根据学校自身特色与学生实际需求,构建具有本校特点的足球课程与活动模式。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改变传统体育教学单一的模式,还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团队协作能力与竞技精神。然而,当前小学体育教育中校园足球校本化的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师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等。深入探索校园足球校本化助力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学策略,对于推动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小学校园足球校本化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情况

当前,小学校园足球校本化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课程设置上,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将足球课程纳入日常教学体系,每周安排一定课时的足球课。然而,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足,教学内容缺乏科学规划,多以简单的足球技能传授为主,忽视了足球理论知识、足球文化以及战术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教师往往只是机械地演示动作,学生被动模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学场地和器材的限制也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学校足球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足球器材配备不齐全,无法满足学生的练习需求,导致教学活动难以充分开展。

(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师资队伍是影响小学校园足球校本化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这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专业足球教师数量严重短缺。许多学校的足球教师由其他体育教师兼任,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学能力,但在足球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不足,缺乏系统的足球训练经历和专业认证,难以给予学生专业、精准的指导。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创新教学方法,无法将足球文化融入教学,也难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制约了校园足球校本化的质量提升。

(三)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情况

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足球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的建设情况仍有待加强。在文化氛围营造方面,部分学校虽然开展了一些足球活动,如足球比赛、足球社团等,但活动的覆盖面较窄,参与度不高,没有形成全校性的足球文化氛围。很多学生对足球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缺乏对足球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和认同。在校园足球文化与学校整体文化的融合上,存在脱节现象,未能将足球文化有机地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园环境等方面,无法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足球文化。

二、以校园足球校本化助力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优化课程体系,夯实足球教学基础

构建科学合理且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是校园足球校本化助力小学体育教育的关键之举。应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足球技能基础,分层设计课程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侧重于趣味性足球活动的开展,如足球游戏、简单的带球与停球练习等,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与基本感知能力。中年级学生则在巩固基础技能的同时,引入简单的战术配合教学,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高年级学生进一步深化足球技能训练,加强足球竞赛规则学习以及战术运用能力培养。还需将足球理论知识与文化内涵融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讲解、足球故事分享、观看足球纪录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著名球星事迹以及足球所蕴含的团队精神、拼搏精神等文化价值,增强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同感与热爱之情。再者,确保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与连贯性,每周保证适量的足球教学课时,并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足球课程的时间与形式,如利用大课间开展足球趣味活动,体育课中进行专项技能训练等,使足球教学贯穿学生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

(二)强化师资培训,提升教学专业水平

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校园足球校本化教学的质量与成效。一方面,加大对专业足球教师的引进力度,通过招聘、与足球专业机构合作等方式,充实学校足球教师队伍,确保每个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专业足球教师。另一方面,针对现有教师,尤其是兼任足球教学的其他体育教师,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培训内容应涵盖足球专业技能提升,如高级足球技术动作的教学方法、足球战术训练技巧等;教学方法创新,如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足球文化与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使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足球文化。培训形式应多样化,包括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足球专业培训讲座、观摩优秀足球教学示范课、参与足球教学研讨活动等。同时,鼓励教师自我提升,提供教师参加足球教练资格认证考试的支持与指导,建立教师足球教学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经验分享与互相学习。通过持续的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足球教学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校园足球校本化教学的需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足球教学服务。

(三)营造足球文化氛围,促进全面发展

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通过设置足球文化长廊、展示足球明星海报与事迹、悬挂足球运动标语等方式,营造浓郁的足球文化视觉氛围,让学生在校园中随时随地感受到足球文化的魅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活动,除了常规的足球比赛外,还可以举办足球文化节、足球亲子活动、足球摄影绘画比赛等,吸引更多学生及家长参与其中,扩大足球活动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提升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参与度与兴趣。将校园足球文化与学校的整体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把足球精神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之中,使足球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加强校园足球社团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深入学习足球、交流足球心得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足球特长与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学校官方网站等媒体渠道,加大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及时展示学生在足球运动中的精彩瞬间与成长历程,树立校园足球榜样,激励更多学生积极投身于足球运动,促进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实现身体素质、团队协作能力、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足球校本化对于小学体育教育意义深远。通过对现状的剖析,我们明确了课程、师资、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师资培训、营造文化氛围等策略的实施,为校园足球校本化提供了有效路径。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与足球技能,更能培养其意志品质,营造浓厚足球文化氛围,推动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发展。未来,应持续改进与完善这些策略,让校园足球校本化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绽放更绚烂光彩,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许尔东.信息技术驱动下小学足球创新发展策略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10):15-17.

[2]石智杰.小学足球教学问题与对策[J].新体育,2020(08):10-11.

[3]代鹏宇,许文宣.浅谈关于体育发展的小学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协调推进 基础教育论文集.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五三中心校;,2022:3.DOI:10.26914/c.cnkihy.2022.04079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