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后期山东解放区工农教育状况研究——基于解放区党报新闻通讯报道的内容分析
干瑞青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干瑞青,. 解放战争后期山东解放区工农教育状况研究——基于解放区党报新闻通讯报道的内容分析[J]. 中国教育研究,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120.
摘要:
解放战争后期,《胶东日报》《鲁中南报》《新民主报》《新潍坊报》四家党报对解放区工农教育状况等进行了细致地通讯报道。依托中国历史文献总库•近代报纸数据库,笔者对四家党报进行了细致的内容分析。从研究结果来看,城市党委机关报《新民主报》《新潍坊报》侧重工人学校教育方面报道,说明城市教育资源集聚,而区党委机关报《胶东日报》《鲁中南报》更侧重农村短训班情况的报道。四家党报中突出专业特色的教育的报道很少。综合党报报道情况,各地开展工农教育的目的是满足地方建设需要,但促进了社会秩序的恢复和战争所需人力、物质资源的持续供给。
关键词: 山东解放区工农教育党报内容规范
DOI:10.12721/ccn.2025.157120
基金资助:本文系2023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济南解放前后党的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NSK23C77)中期成果。

一、研究缘起

1948年秋,中国革命形势日趋明朗,但是长期的农村革命斗争实践,大量党员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发展经济、管理城市的专业人才。为加强生产建设,继续支持战争,山东解放区各地各级党委把加强对工农群众的教育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由于山东解放区为我党经营多年,且群众基础广泛,党政体系完善,“在华东局(山东分局)和山东省政府领导下,设有渤海、胶东、鲁中、鲁南、滨海 等行政区,每个行政区都有完整的党政军机构”[1],而“‘济南经验’在中国共产党接管与建政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此外,通过接管济南,还培养了一大批成熟的干部,为后续城市的接管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2]这些充分表明山东解放区在工农教育方面成就显著。由于新闻可以“成为透视社会意义生产,或广而言之,社会形态及其再生产机制的一个重要维度。”[3]作为党的喉舌的解放区党报,通过开展一系新闻报道活动,在明确生产任务,教育和组织工农群众方面必然发挥了重要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山东解放区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党报的权威性。如《鲁中南报》中有如下表述:“……区党委便通过这个报纸指导各级党委的工作。……”[4]党报确立一个标准,即按照党报要求去做等同于执行党委的决定。其次,通过《工人需要读报纸》(《新民主报》1949年1月7日第4版)、《牙前大山等村支 学习党报推动工作》(《胶东日报》1948年12月10日第2版)等举措,扩展读者群,强化党报的普及性。而且,在工农群众中组织读报小组,成立通讯小组。由此,分析研究山东解放区党报成为透视我党对工农群众教育状况的一个重要视角。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即“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传播媒体的内容系统地分配到各个类目中,并使用统计工具对包含在这些类目中的关系进行分析。”[5]内容分析是对所有格式的内容或文本进行归类的一种手段,是理解大众传播方式的重要工具。囿于资料困乏,笔者在中国历史文献总库•近代报纸数据库中,能够搜索到的完整反映解放战争后期,尤其1948年秋冬至1949年春之际,山东解放区党政工农民生产、生活状况的新闻通讯报道只有《鲁中南报》、《胶东日报》、《新民主报》、《新潍坊报》。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准备五万三千个干部的决议》中的要求,有计划的大量培养、训练和提拔工农干部需要采取的措施或办法,有关工农教育培养的新闻报道中,涉及训练班、学校,以及工作积极分子等关键词。依此,笔者在中国历史文献总库•近代报纸数据库中共搜集到新闻通讯报道有:《鲁中南报》自1948年10月5日第四版《加强农村党的教育》至1949年3月24日,共71篇;《胶东日报》自1948年12月1日第一版《大量培养工人阶级骨干》至1949年3月22日第二版《投考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等三校》,共69篇;《新民主报》自1948年10月16日第二版《东北成立科学院》至1949年3月13日第二版《工业局三厂成立女职工夜校》,共112篇;《新潍坊报》自1948年10月4日第三版《学习动态》至1949年2月13日第一版《东关举行学习测验》,共119篇。为了便于内容分析,本研究将一篇报道确定为一个分析单位。

三、研究结果

从四家党报中工农教育议题的新闻通讯报道的内容来看,四家党报所属的党政军机关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充分利用学校、短训班、学习等形式来教育、培养工农群众,下面是四家党报中工农培养教育相关议题中学校、短训班、学习、教育或培养情况,如下表。

截图1741585669.png表一

综上表所示,城市市委机关报更偏重学校教育,和职工工人学习方面的报道,这说明城市在师资、设施、生源方面的教育资源优势,也体现出党的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的倾向。区党报更侧重短训班报道。四家党报都注重对教育或培养情况的介绍,其中涵盖教育方针、政策的传达即中共中央或其他解放区教育会议、指示,并及时报道工农教育的新举措,以供各地党政领导参考。

(一)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开展工农教育培养的重要途径。党报对各类学校开办、招生、教育情况展开全面报道。《新潍坊报》中职工学校报道15篇,夜校报道19篇,专科或中等学校报道5篇;《新民主报》中职工学校报道12篇,夜校报道4篇,专科或中等学校报道20篇;《胶东日报》中职工学校报道15篇,夜校报道4篇,专科或中等学校报道5篇;《鲁中南报》中只有党政、机关学校报道6篇。如图一所示

图片1.png图一

由此,《新民主报》中专科(中等)学校的报道远高于另外三家党报,这体现出济南拥有丰富的专业教育资源,大量的专科学校向济南集中,正如《新潍坊报》的新闻报道《适应广大新区青年求知欲望 华东大学迆济》。而专科(中等)学校、夜校大量招生也是党改造城市青年为新政权服务的重要措施。职工学校或夜校报道数量的增加体现出党的领导下,工人翻身当家作主的社会形势,也体现出党的城市政策即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城市,需要大量有政治觉悟、专业技能的工人。

(二)短训班

招收新解放区和城市的知识青年、旧职员和技术人才,组成短训班,是改造和培养革命群众的重要措施。根据四家党报的新闻通讯报道,《鲁中南报》《胶东日报》中分别有10篇、14篇农民短训班报道,《新潍坊报》《新民主报》较少。而专业短训班主要有警察、医务、生产技术、新闻、统计等等。另外,为了加强妇女工作,党报也报道了有关妇女短训班情况。为了更直观显示四家党报短训班报道情况,如图二所示,

图片2.png

图二

突出专业技术的短训班相关报道较少,如《鲁中南报》中,1948年12月19日第三版的《区党委调查统计训练班开学》1949年3月9日第三版的《白彦县粮食局训练干部》,以及《胶东日报》1948年12月20日第一版的《军区卫生会议研究  大量培养医务干部  卫校等积极学习技术》和1948年12月20日第二版的《明确方针政策提高思想 东海轮训合作干部 第一期结业 第二期正学习》等类似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报道很少,这折射出解放区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或相关教育的缺失。

(三)教育或培养情况介绍

如前所述,四家党报中有关教育或培养情况介绍内容庞杂,相关的新闻通讯报道中占比很大。按照中共中央或其他解放区教育会议(指示)或政策(解读)、本地工农群众教育情况介绍、外地培养(教育)经验或情况介绍、本地教育(培养)干部的创新措施的情况来分类,四家党报中有关议题的报道数量,如下表二所示,

截图1741585889.png

表二

从表二可以看出,在转发政策解读方面,四家党报基本一致转发了《华北中等教育会议 确定正规教育制度》《正规的教育制度与方针》《董纯才副部长总结关于正规学制问题》《东北开三届教育会议》等内容。正如《新潍坊报》中《大量培养国家企业骨干 华北职工学校成立》和《胶东日报》中《大量培养工人阶级骨干 华北成立职工学校》等报道基本转介自新华社,四家党报主要是转介东北、西北、华北、中原工人干部的培养情况或经验,其中东北的最多,这也体现东北在新中国工业建设的龙头价值。

结语:

《新潍坊报》1948年11月29日第四版《投考行政干校 将来是否调走  答宏远先生》中“……市府创办行政干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潍坊的工人、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以及愿为人民服务的各种技术人才,使他们将来能够参加并逐渐能担负起新潍坊的建设工作。……。”[6]因此,开展工农群众教育培养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地方建设的需要。由于解放战争还在继续,恢复社会生产建设任务较重,党报有关工农教育培养报道充分发挥了喉舌价值,在鼓舞工农群众方面发挥了社会建构和整合的价值,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战争所需人力、物质资源的持续供给。

参考文献:

[1]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山东南下干部入浙[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3.

[2]齐廉允,中共大城市接管的“济南经验”[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6(5):37.

[3]黄典林: 意义建构与权力再生产: 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新闻观念[J],现代传播,2020 (11 ):65。

[4]李阳.对党报登出的指示、办法应采取什么态度?[N].鲁中南报,1948-12-1(3).

[5]周翔.传播学内容分析研究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62.

[6]王力.投考行政干校 将来是否调走 答宏远先生[N].新潍坊报,1948-11-29(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