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发展数千年的智慧凝结成的“宝藏”,承载了我国的悠久历史以及精神内核,是民族凝聚的关键动力,积极在社会上传播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促进文化传承,能够实现民族自尊自信,令中华民族的精神永世传递。在最近几年,我国也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各级教育单位均开展了国学教学活动,在社区教育中自然也需要注意这一点,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开展文化教育,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令传统文化能够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连。
一、社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当前,社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社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首先,虽然大部分社区已经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源有限、人力不足等原因,往往难以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这导致了许多居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其次,社区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以讲座、展览等传统形式为主,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这种传承方式很难吸引群众的兴趣,导致他们在文化传承中的参与度不高。
此外,社区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缺乏与学校的有效合作。学校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然而,由于社区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不足,导致社区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不佳。
二、社区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社区教育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其现实意义不仅在于保存和传承,更在于创新和发展。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推进,我们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这样的背景下,社区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一,社区教育能够深化居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讲座和展览,社区教育可以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广大居民,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社区教育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多媒体等,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
其二,社区教育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生命力,社区教育可以搭建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鼓励居民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实际,进行文化创新和实践。
其三,社区教育还能够加强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在社区教育中,居民们可以共同学习、交流和分享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社区教育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文化节、文化周等,让居民们共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来,增强社区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总体来说,社区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够深化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还能够加强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积极推广和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华文化。
三、社区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策略
(一)合理预设教育计划
为了确保社区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必须精心策划,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框架。首先,需要明确教育的核心目标,即培养居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一目标不仅有助于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还能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需要根据社区居民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例如,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开设不同的课程,如儿童传统文化启蒙课程、青少年传统文化体验课程、中老年传统文化修养课程等,还可以结合社区的特色资源,如历史遗迹、文化景点等,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此外,还需要注重教育计划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需要不断跟踪和评估教育活动的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教育计划,以确保教育活动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二)设计推广教育教材
教材是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设计推广高质量的教育教材,以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首先,教材要贴近居民生活,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传统节日、民俗风情等,这样可以让居民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教材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需要涵盖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和方面,从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多个角度展示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还要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递进性,让居民能够逐步深入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
例如,可以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的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每个章节都配备详细的注释和解读,让居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同时设计“读本副册”,设置互动环节和实践任务,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还可以借鉴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制作在线课程和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居民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料和信息。
(三)定期开展社区培训
社区培训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培训活动,如讲座、研讨会、培训班等,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等担任讲师,为居民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社区培训活动,可以提高居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这些活动还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让他们能够相互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教训,共同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例如,定期组织“国学大讲堂”系列讲座,邀请知名的国学专家、历史学家、文化学者等,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让居民们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同时设立“文化沙龙”活动,邀请社区居民、文化爱好者等,就某一文化主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还可以开展“传统文化体验班”,邀请专业的文化传承人、手工艺人等,教授居民们制作传统工艺品、学习传统技艺等,让居民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居民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还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四)积极组织综合活动
除了定期开展社区培训活动外,还可以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综合活动,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活动可以包括文化展览、文艺演出、传统节日庆祝等。通过文化展览活动,可以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例如举办“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活动,让居民能够近距离地欣赏到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可以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鉴赏力。通过文艺演出活动,可以让居民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组织“中华诗词朗诵会”、“传统戏曲演出”等活动,让居民在欣赏演出的过程中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和内涵,这些演出不仅可以增强居民的文化兴趣和热情,还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中组织居民一起参与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如在春节期间可以组织居民一起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等传统活动,端午节可以组织居民一起包粽子、赛龙舟等传统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居民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传统文化气息,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五)和当地高校达成合作
高校作为知识的殿堂和文化的传承地,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人才优势,可以为社区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与当地高校的合作,可以邀请高校的专家学者来社区进行授课、讲座和研讨,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学术资源和教育服务,这不仅可以丰富居民的学习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还可以促进社区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此外,社区可以提供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等机会,让大学生深入社区、了解社区、服务社区,通过与大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可以激发居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传承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大学生的参与也可以为社区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在与高校合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共同开发教育资源和教材,结合社区自身特色和需求,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传统文化的本土化和特色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六)及时总结教育经验
为了不断提高社区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及时总结教育经验和教训,并不断优化教育策略和方法。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居民对教育活动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期望,为制定更为贴近居民需求的教育计划提供有力支持。其次,关注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和影响。通过评估教育活动的成果和影响,了解教育计划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及时调整和完善教育策略和方法。例如根据居民的反馈和评估结果,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最后,对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不仅可以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活动提供有力借鉴和支持,还可以为其他社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通过分享和交流成功经验共同推动社区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结语:
综上,社区教育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应该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优势,积极推广和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华文化,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蔡崇.社区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3(4):4.
[2]王斓蓓.在社区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路径研究——以怀化市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3(14):95-97.
[3]张晓,闫敏,李璐.在社区教育中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的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22(12):4.
[4]王小素,范立昱,聂翠云.耦合·缘何·如何:社区教育场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成人教育,2022(15):50-56.
[5]汪旋玄,陈洁.国学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实践与运用——以遵义市为例[J].女报,2023(5):141-143.
[6]禹菲.尚礼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社区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4):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