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思政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孔德锐 耿海潇 王金龙 李磊 方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孔德锐 耿海潇 王金龙 李磊 方浩,.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思政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中国教育研究,2025.6. DOI:10.12721/ccn.2025.157151.
摘要:
中职学校的机械专业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领域,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中职学校机专业思政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对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思政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围绕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思政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展开研究,旨在为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思政教育的提升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思政教育
DOI:10.12721/ccn.2025.157151
基金资助:

前言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中职学校的思政教育已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尤其在机械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其重要性愈加突出。机械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柱,不仅需要技术专业人才,更需要具备坚定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工匠。思政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其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思政教育的现状

1.思政教育与机械专业课程没有良好的衔接

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现状是思政教师只讲授思政内容,机械专业教师只讲授专业知识。这就导致了这两个学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自独立,缺乏沟通与协作,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机械专业的课程设置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以机械技术的熟练应用为重点,以机械知识和技术为教学重点;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为主,缺少引领时代的教学观念,而全方位的学生服务体系也未及时建立和完善。

2.互联网迅猛发展对学生思想产生许多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来临,大量的多媒体如微信、抖音、快手等不断涌现,中职生们收到了越来越多的碎片化信息,这些信息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消极信息,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中职中职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若得不到积极、正确的教育,容易走上歧途,走上犯罪之路。如何引导中职生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3.教师只重视机械专业课程,忽视了思政教育

机械专业的教师往往更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知识的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自觉建构与培养,造成了学生个性上的缺陷。有些老师把思政工作和专业教师联系在一起,把这件事交给思政老师和班主任去做。这就导致了机械专业的教学与思想教育相分离,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综合提高和发展,而且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无法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因为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团结、缺乏追求完美的素质等原因,得不到重用,甚至被辞退,这都是因为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政教育不足。这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就业稳定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中职学校机械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

1.坚持顶层设计“三全育人”机制

当前,我国正在迈向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各产业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我国的制造业也急需更多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新时期大国工匠。目前,全球的现代工业、制造业等行业的行业结构正逐步进入转型时期,所以在强调学生的专业技术和学习能力的同时,部分企业还注重学生的责任意识、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等职业素养。中等职业院校应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入手,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专业教育,实现“三全育人”,实现全方位的人才培训。中职教学要立足于德育教学,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专业、敬业、创新的观念,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新时期“工匠精神”的新一代的高质量的人才。

在中等职业院校中,要综合考虑各专业的作业及技术要求,把课程思政与机械类专业的技能、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具备智能制造能力的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在设计教学计划时,要把思政性因素整合到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把思政性因素贯穿于自己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把自己的专长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机地融合,从而构建出一种把自身的专业教育与思政性融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力为重点,把人文和社会的正能量根植于他们的灵魂之中,培养出具有中国特点的“工德结合”的高素质、优秀的中国特点的优秀人才。

 2.优化配置“专思结合”的课程资源

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机电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科知识点、教学方法、职业道德建设、专业技能实训等方面入手,将“工匠精神”“爱国”“社会责任感”等思政性元素“润物无声”地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之中。比如《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在讲授机床制造、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时,可以将“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等两个国家的方针,以及中国高铁、中国重点工程等内容所蕴含的爱国情怀与民族骄傲等内容,结合到课程内容中去;通过大型工程,将螺丝精神、大国工匠精神等内容引入教学,使同学们感受到业界榜样的优秀素质与工匠精神,进而形成新时期精益求精、严谨踏实的工匠精神。

在机电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条件,把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到职业能力训练当中,让同学们通过操作训练来体会和理解。例如:组织技能大赛,优秀成果展,参观高新技术企业,介绍科技兴国的思想,以此来提高同学们的职业技能,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纯洁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他们的品质意识。比如《两弹一星》精神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自力更生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合作精神,勇于攀登精神,这些精神都是伟大的精神财富。中国女排坚韧不拔的“女排精神”、中国宇航员不怕困难、勇于创造的“航天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基于这一点,本研究将“创意”、“智慧”等理念引入工业机器人培训,并将“创造力”、“爱国主义”等理念贯穿于教学内容与教学内容。从技术创新、结构优化等角度,使中职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实践中取得创新成果。另外,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机械专业的思政教育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旨在培养既懂技术又具备良好品德的高素质职业人才。通过持续优化思政教育的模式与内容,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更能为机械专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技术型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雪晶.思政教育融入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22(26):3.

[2]肖瑶.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课教学如何有效融入课程思政——以"金属加工实训"为例[J].2021.

[3]朱超.新时代中职机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

[4]史盼盼.中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思政元素探索[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

[5]高丽萍.构建中职院校大思政格局的路径探析[J].内蒙古农业中职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05):44.

[6]樊宇坤,滕娟,郭开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J].西部素质教育,2022,8(04):46-4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