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在肛肠科术后应用的技术规范研究
李茂于 彭登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茂于 彭登峰 ,. 中药熏洗在肛肠科术后应用的技术规范研究[J]. 当代中医药,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087.
摘要:
肛肠科手术是治疗肛门疾病的常见方法,包括痔疮、肛裂和肛门瘙痒等。术后的疼痛和伤口愈合问题一直是困扰患者和医生的难题。尽管目前有许多疼痛管理和伤口愈合方法,但肛肠科手术术后疼痛和伤口愈合的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中药熏洗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肛肠科手术术后治疗中。中药熏洗的药剂主要是中药汤剂,可以通过温热的熏蒸作用缓解炎症和疼痛,并促进伤口愈合。然而,在临床应用中,缺乏规范的疗程和方法,使得中药熏洗的治疗效果无法得到有效评估和比较。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中药熏洗在肛肠科术后应用中的技术规范进行研究,探索最佳的中药熏洗方案,以提高肛肠科手术术后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中药熏洗肛肠科术后技术规范研究
DOI:10.12721/ccn.2023.157087
基金资助:

肛肠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术后的疼痛和伤口愈合问题一直困扰着患者和医生。中药熏洗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其在肛肠科手术术后应用中的技术规范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熏洗在肛肠科术后应用中的技术规范,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中药熏洗适用范围

1.肛肠科手术后出现术后伤口感染的患者。

2.术后疼痛不适的患者。

3.术后肛门周围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的患者。

4.肛门周围组织血运不畅的患者。

二、中药熏洗在肛肠科手术后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

1. 术后伤口愈合缓慢:中药熏洗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和组织的再生,减少术后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2. 术后疼痛缓解:中药的成分能够渗透皮肤,刺激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术后疼痛感。

3. 抗菌消炎:中药中具有一些抗菌和消炎药物成分,能够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

4. 术后瘢痕瘤:中药熏洗可以减少术后瘢痕的形成,促进肌肤结构的恢复。

2、禁忌症

1. 伤口未愈合:熏洗会使伤口水肿和感染的机会增加,因此需要等到伤口完全愈合后才能使用中药熏洗。

2. 皮肤损伤:如果伤口为开放性伤口,或者有溃疡、红肿等皮肤损伤的情况下,禁止使用中药熏洗,以免感染恶化。

3. 过敏史:对于存在过敏史的患者,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因此禁止使用中药熏洗。

4. 药物与中药相互作用:一些药物会与中药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所以在使用中药熏洗之前应咨询医生。

三、中药熏洗的制备与使用

1、中药熏洗的制备

中药熏洗的制备主要包括药物的选择、熏洗液的配制以及熏洗灌注设备的准备。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可以选择具有抗菌、消炎、止痛等功效的中药材,例如黄连、苍术等。药材应先洗净,然后加水浸泡后煮沸,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释放。配制好的中药熏洗液应保存在无菌容器中,避免暴晒和污染。

2、中药熏洗的使用

中药熏洗的使用包括灌注和洗净两个步骤。在手术后,将适量的中药粉末与开水混合,搅拌均匀,使其成为糊状。水温要适中,以不烫伤皮肤为宜。接下来,将制作好的中药熏洗液倒入盆或坐浴盆中。患者可以将臀部浸入盆中,确保肛肠部位充分接触到药液。开始进行熏洗时,患者应保持放松的姿势,并微微抬高臀部,以便药液能够充分渗透到肛肠部位。熏洗的时间一般为15到30分钟,具体时间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在熏洗过程中,患者应维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灌注结束后,患者应保持仰卧位10—15分钟,以防止中药熏洗液的外溢。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当伤口面积较大或伤势较严重时,可以适当延长熏洗时间,但不要超过一个小时。一般熏洗温度应该在38~42度之间,以避免药物过热灼伤患者皮肤。患者在接受熏洗前,应检查水温是否适宜,如果超出以上温度,则需等待一段时间以降温。

洗净的过程主要是将灌注的中药熏洗液排出体外。患者可以选择蹲坐式或者侧卧位排便。排便时应注意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肛门。在排除疾病和术后炎症的情况下,患者应注意个人的卫生习惯,避免细菌感染。在使用中药熏洗时,患者应注意清洗私处,将熏洗器具进行消毒或更换,避免再次感染。

四、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1.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不宜同用的药物配伍,以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

2.药物的剂量控制:对于术后肛肠科患者来说,特别需要注意配方中各药物的剂量,避免过量使用,避免加重患者的症状或产生不良反应。

3. 药物的药性适应:中药有寒热温凉之分,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应的药物药性。例如,对于体质寒凉的患者,选择功效温热的药物,以促进恢复。

4.个体化配方: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的配方和剂量,以实现个体化治疗效果。

5.药物配方的安全性评估:在药物配方研究中,必须充分考虑药物的安全性。通过药物化学成分分析、动物实验、临床观察等方式,评估中药熏洗配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中医熏洗的具体疗程

术后第一天:热水洗净手术部位,可以预防感染和减轻疼痛。然后进行中药熏洗,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消炎、止痛、消肿作用的中药,如黄柏、苦参、白蒺藜等。用药时可以选择将中药煎剂加热至适宜温度后,用纱布沾湿中药煎剂,然后敷在手术部位,保持15—20分钟。

术后第二天至第七天:每天进行2次熏洗,宜在清晨和睡前进行。在清晨,首先用温水洗净手术部位,再进行中药熏洗,保持与第一天相同的时间。睡前的熏洗可以选择不同的中药,如白藓皮、土茯苓等。在进行中药熏洗时,可以进行适量的按摩,以促进药物吸收。

术后第八天至第十四天:每天进行1次熏洗,可选择与第一天相同的中药进行熏洗。在熏洗结束后,用热毛巾敷在手术部位,保持5—10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

术后第十五天至第二十一天:每隔2天进行1次熏洗,可选择与第二天至第七天相同的疗程进行。

五、中药熏洗的原理和作用机制

首先,中药熏洗通过熏蒸和渗透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渗入到肛肠部位,直接作用于患处。中药的主要成分包括各种草药和植物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这些活性成分可以通过肌肉、黏膜和皮肤的渗透作用,直接影响体内的病变组织或病变部位。

其次,中药熏洗可以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肛肠科手术后,患处常常会受到炎症的刺激,导致疼痛和不适。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同时,中药中还含有一些镇痛成分,可以缓解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再次,中药熏洗还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在肛肠科手术后,皮肤和黏膜组织常常会遭受创伤,需要进行愈合。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刺激组织生长、促进愈合的作用。这些成分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过程,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中药熏洗还可以改善肛肠局部的血液循环。手术后,组织的血液供应常常会受到影响,导致组织缺氧和营养不良。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这些成分可以改善血液供应,提高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修复能力。

最后,中药熏洗还具有抗菌作用。手术后,伤口疵病容易受到感染。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伤口感染和细菌滋生,减少感染的发生。

结论

中药熏洗在肛肠科术后应用具有明显的疗效,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术后疼痛。通过对中药熏洗的技术规范进行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明确的操作指南。药物配方的研究是中药熏洗应用的关键,通过合理的配方选择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中药熏洗的疗效。然而,目前对于中药熏洗在肛肠科术后应用的具体疗效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中药熏洗在肛肠科术后的应用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福祉。

参考文献:

〔1〕毛红 , 唐平 , 李薇 , 等 . 肛肠疾病术后止痛的中药熏洗技术规范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8):3079-3081

〔2〕王艳花 , 陈玉根.中药熏洗疗法在肛肠疾病术后的应用研究〔J〕.吉林中医药 ,2011,31(11):1058- 1059

〔3〕  秦娟 , 郭秀君 , 杜媛 , 等 . 不同干预时机与持续时间的中药熏洗对肛肠疾病术后患者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 志 ,2010,27(24):1845- 1847,185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