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学语文教学已经迈入了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的实践阶段,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有助于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更能有效地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深刻理解和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红色文化的意义
小学是学生正式接受系统化教学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学习中,学生的理想信念、精神与观念等,都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向着正向方向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利用教材中的红色内容讲解,让学生了解到能够拥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和革命先辈流血、付出有一定关系,要想让这一幸福感持续保持,则需要学习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爱国精神,这有利于学生正确观念培养与积极人生态度形成。同时,红色文化中的坚持不懈精神、勇于奋战精神、团结友爱精神与坚定的理想信念等,也会对学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这可以促进学生正确发展观念形成,让学生主动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红色文化的有效路径
(一)形成红色教育理念
语文学科和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天然的相辅相成性。但因为红色文化进入小学语文学科的时间尚短,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又已经成熟且稳固。因此,红色文化资源是以一个新兴者的角色进入语文教学中的,其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较长时间的摸索与修正。为此,教师必须从课标解读入手,形成红色教育理念。课标为语文学习划分出了四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和梳理与探究。教师须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内里的关系理清,守住语文教学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对红色文本的教学进行集体教研:如何通过识字写字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如何为红色文本的阅读“扩容”开辟路径,如何实现红色教育从积累到表达的转化……
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教师围绕着课标提出的要求,至少可以形成三个教研任务:人物的神情神态的学习与领悟;语文要素在文本中的作用;红色历史事件的阅读。三个教研任务涵盖了课标的四大领域与四个素养,帮助教师直接从任务群的角度去做文本的解读,从而确定了作业单、资料袋等“学习支架”,让学生使用“学习支架”完成自主阅读,获得充分感悟五壮士英雄壮举和伟大革命精神的时间与空间。接下来,让学生通过锁定文本中关键词句的方式梳理学习的思路,强化学习的效能,学生通过充分地交流,更细致地完成了文本的学习。最后,教师以微报告、实践案例等形式做整堂课解读,听取其他教师的教研意见,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真正实现红色文化教育中的“教学相长”。
(二)灵活运用史料
红色历史中,有很多关于红色文化的事件记录,这可以让人们通过阅读史料的方式了解当时的情况,更容易激发群众的爱国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关于红色史料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史料的有效应用,对学生精神与品格进行培养。在具体教学中,需要小学语文集合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红色史料,而后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在了解真实历史事件过程中,会对红色文化有更多了解,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以《七律·长征》为例,教师需要先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记叙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震惊全球的历史事件的革命史诗。在这诗词中,不仅记录了红军长征的过程,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也用生动的语言艺术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语文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查找与“长征”有关的史料或者是纪录片,而后在课堂上展示给班级学生看,让学生懂得长征的艰难,认识到能够生活在现代有多幸福,从而怀着感恩的心来报效祖国。如,在有关红军史料长征的史料播放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看到史料时的感受是什么,是否知道为什么要史料。如此提问,可以让学生知道这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这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心理受到震撼。
(三)利用微课技术
每一个红色故事都是真实存在的,不是任何人杜撰出来的虚拟故事,这无形中提升了红色故事的教育价值。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红色文化对学生文化素养、精神与品格等进行培养时,要主动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故事,并利用故事讲解,对学生爱国情感与民族精神进行培养,从而提升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提升学生民族凝聚力。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技术,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欣赏红色故事,而后借助“我学习到了……”为主题,促使学生进入到深度学习中,以此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以《金色的鱼钩》为例,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微课视频,将故事中的情节、人物、情感等元素以动画、图片、声音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欣赏这个故事。通过微课视频的展示,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情节发展,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在微课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让他们分享自己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以此为主题进行深入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促进他们对红色故事的理解和思考,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民族精神。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是对学生爱国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凝聚力、社会责任感、正确价值观念与良好品格等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认识红色文化的价值,立足学科属性和文化使命,将语文要素融入红色文化中,再将红色文化融入实际生活,形成一个系统、渐进的链条是小学语文教学融入红色教育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孟思杨.借助红色文化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辽宁教育,2023,(23):57-59.
[2]李升.红色文化融入语文课堂的途径刍论[J].成才之路,2023,(06):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