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及意义
2010年5月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4年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8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大幅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在于:
1、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阶段,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黄金时期。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他们有热情、有想法、有冲劲。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
2、缓解就业压力。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据统计,2023年大学毕业生数量预计达1158万人。202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比例从2022年的50.4%上升到57.6%。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就业机会相对有限,导致就业压力较大。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实现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3、支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二、财会类专业课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1、一切创新的产生都要以丰富的知识作为积淀,而知识的传授离不开专业课教育。创新活动需要广泛的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专业课教育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激发创新创业的兴趣和动力。当学生了解到创业的艰辛与不易后,会更加认真地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因此,专业课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2、财会类专业的发展及财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财会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转变,传统的会计理论与实务面临极大的挑战。财会类专业课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并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综合型应用人才。
三、财会类专业课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措施
1、结合专业特色,在专业课教学中贯彻创新创业理念。财会类专业是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其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与现实生活中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密切相关。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以及数字技术的逐渐应用,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将财会类专业课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强化学生财务风险意识,培养学生数字化创新意识、终身学习意识和较强的职业道德水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课教学不能仅仅传授书本知识,要与当前行业发展和学科前沿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掌握好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创新创业不是盲目的、随意的,也不是心血来潮,应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和态度。创业不一定都能成功,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面对压力和挫折时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2、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或者翻转课堂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企业案例、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能力。这些专业知识和能力都是创新创业的基础。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同时结合课程思政,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正确引导学生客观地认知自我,建立积极向上的自我意识,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正确看待创新创业。
3、重视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计划竞赛,以赛代训,以赛促创。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撰写研究论文、去企业调研,通过与企业家交流,了解创业的艰辛,正确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通过聘请企业导师、举办创业论坛或讲座、组织创业校友联合会等提供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和交流的机会。
4、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创新创业素养。专业课教师本身有可能缺乏创新创业的经验,可以通过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等方式提高专业课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参与企业项目合作、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等,积累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另外,鼓励教师通过科学研究,结合科研课题,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教学,理论结合实际,带动学生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尹国俊,都红雯,朱玉红.基于师生共创的创新创业教育双螺旋模式构建——以浙江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 2019,(8):77-87.
[2]张燕妮,高子莘.我国商科类院校创业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1,(23):34-36.
[3]张光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策略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20-121.
[4]黄瑞.谈融入创新创业理念的财务管理课程改革[J].财会月刊, 2016,(30):123-125.
作者简介:
童云峰,会计学硕士,扬州大学商学院财会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