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徐胜发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徐胜发,.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 中国文学,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142.
摘要:
加强古诗词教学质量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为了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结合学生兴趣点进行古诗词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为此,笔者将主要分析可以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
DOI:10.12721/ccn.2023.157142
基金资助:

引言: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象征也是代表,学习古诗词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涵养,在此阶段教授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也有利于小学生未来学习更高难度的古诗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营造诗词情境进行教学,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中华诗词之美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韵律美,二是意境美。小学生在接触诗词时是很难准确把握好诗词其中的意境,学生在翻译诗词时也会采用直译方式进行翻译,这样就会破坏诗词之中蕴含的意境美,学生也就难以发现诗词的美好,对诗词的鉴赏能力也就很难得到有效提升。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准确地了解诗词的意境美,提高小学生的鉴赏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授课时营造诗词情境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情感,教师也可以将角色扮演引入诗词教学课堂之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诗人的情感,也让学生更加想要主动地了解诗人的情感,提高诗词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集体朗读一遍诗歌,本首诗歌主要讲述诗人年少离家,等到年老时才有机会回到家乡,此时的诗人已经两鬓斑白,抒发了诗人久客伤老之情。对于小学生而言,其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家乡,很难会真正地了解长久客居他乡,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想象自己已经老了一事无成回到家乡内心会是什么样的情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图片,或者是一些与之相关的电视剧、电影节选片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这样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就会有更深的感悟,对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会很有帮助。

2结合游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背诵诗词

诗词背诵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小学生记忆速度快但是遗忘速度也很快,这就使得学生需要反复去背诵诗词,这常常会让学生感觉很痛苦。这种痛苦的情感会加剧学生对诗词背诵的抗拒心理,这样就很难培养学生诗词背诵的习惯,不利于小学生未来背诵篇幅更加长的古诗词。为了让背诵诗词同样具备吸引力,让学生能够主动自愿地去背诵诗词,以此提高诗词背诵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可以选择小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教学方法开展诗词背诵教学。

以往诗词背诵往往是学生个人的事情,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背诵然后在课上由教师抽选检查或者全部集体检查,这种方式往往忽略课堂背诵的任务,完全将背诵转移到课下,而小学生本身自控能力较弱,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学生内心只想玩,这样学生就很难专心背诵诗词。而在课堂上利用游戏教学方法进行诗词背诵,本身在教师的监督下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再加上游戏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又会更加的强,这样背诵的效果自然好,而且学生也会感觉到背诵很快乐,快乐的背诵效果更加好。为此,教师可以组织诗词背诵游戏,首先让学生先在课上去背诵诗词,然后以击鼓传花的方式或者利用那种选人小程序进行人员选择,选到哪名学生就让该名学生站起来背诵,然后教师突然停止选择另一名学生继续背诵,这样能够让游戏更加具备挑战性,学生记忆的效果也会更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背诵诗词。也可以将三首诗一起进行背诵,然后组织诗词背诵比赛,看谁背诵得又好又快,让学生在背诵游戏中获得成就感也能够保证背诵的质量。

3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较为古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般都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法,让学生背诵古诗词。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忽略了让学生理解的部分,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性地背诵,并不能将古诗词中的美好意境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学生,学生没有办法准确理解古诗词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课堂教学气氛很压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教师感觉到教学中的压力,而且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同样感觉到压力,长久下去,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会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游戏的方式教学,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就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与意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如教学《示儿》这首古诗时,教师先做出写家书的动作,随后抬头仰望天空,并显示出遗憾和无奈的神情,然后切换到另一个场景。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道具,比如帽子和假胡子等来区分人物,在表演儿子的相关场景时可以突出祭奠时念家书告知收复中原的喜讯来呼应主题。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总结一下教师表演的一系列内容,这样能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烘托课堂气氛。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一起学习古诗,这样学生才能够充分理解古诗中的思想内涵。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及时调整传统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为基础改进具体的教学策略。这样一来,可以逐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唯有如此,才能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祁鸣.传承经典 徜徉诗词海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79.

[2]王金香.借翻转课堂之力助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古诗词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2019(24):49.

[3]蒋美容.会阅读深意 得语文要领——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J].亚太教育,2019(08):81-8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