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张银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银,. 情境教学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 当代中文学刊,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049.
摘要: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古诗词的篇目增加了,一共有112首古诗词,体现了经典古诗文的价值。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体现育人、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笔者将情境教学法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既是对传统古诗词教育模式的创新,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文学热情的积极尝试。
关键词: 情境教学小学古诗词运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49
基金资助: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提起古诗词觉得很难学。确实,古诗词看起来字数很少,但是对小学生来说,要想深入了解古诗词的含义还是比较困难。古诗词本不仅仅是简短的文字,其中更是蕴含了艺术之美,例如描绘的许多优美的景色等。因此,学习古诗词不仅仅是理解诗句的含义,同时也要体会古诗词中蕴含的意境等。情境教学则是通过逼真的情境模式,将文字用景象呈现出来,让学生借助情境更好更深入的去理解。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的意义

(一)打造趣味课堂,培养学生兴趣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元素,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当前很多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之所以不高,主要是因为古诗词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晦涩,导致小学生很难理解。但在引入情境教学法以后,就可以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感知古诗词内容,将原本比较枯燥的内容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元素,降低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知识的难度。与此同时,教学情境的引入也可以较好激发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学科教学的积极性。

(二)品味诗词魅力,提升学生素养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深层次挖掘古诗词的艺术内涵,感知古诗词的艺术之美,提高他们的综合学科素养。这是因为情境教学法可以营造古诗词的艺术场景,使得学生立足于这些情境中更好感知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对古诗词作品产生文化认同。这样以后小学生就可以从文化艺术的角度重新认识古诗词,具备初步的古诗词审美能力。在学生对古诗词的了解水平不断提升以后,还可以进行古诗词创作,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综合素养能力。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的路径

(一)创设情境,与诗人同行

1.走进诗人,了解诗人的人生故事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古诗词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生活需要诗情、诗意、诗韵。比如,“诗仙”李白,生于盛唐,他的诗中多有脱离世俗的张扬和繁华。但其仕途不顺,一生都借酒消愁、游山玩水、写诗访友,落寞之余却有着许多放荡不羁和豪迈旷达。我们真正了解了李白的生活背景,便不难理解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意思了。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诗史”。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他的诗词多以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风格为主。

因此,诗人生活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特定的生活场景、课本剧、话剧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更接近诗人,更了解诗人,从而就更容他山之石易理解诗人的情感了。

2.走进文本,了解古诗的意境

古诗词流传至今,无一不流露出诗人的情感。诗人将内心的情感借助简洁的诗词表达出来,构成具体的意境,生动形象地传达给读者,将汉字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主观情感和客观意象相结合,做到情景交融,化抽象为具象,化想象为现实,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不应拘泥于单一的图片、音乐,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比如,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牧童》,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诗中包含了牧童、月夜、笛声,就像一幅水墨山水画。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恬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古诗词配画,在作画的过程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二)再现诗境渲染美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情境再现的形式,创造特定的情境渲染气氛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境剧表演、诗朗诵、古诗新唱、飞花令等活动,结合古诗的意境和创作背景,带领学生了解古诗词的意境美,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渲染气氛,或者以课本剧的形式再现诗人创作的情景。

比如,在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其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精确而细腻地描绘了寒夜霜天、月落乌啼、孤舟独客、江上渔火的景象,有声有色,体现了一个游子在深秋时的落寞之感。“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描绘了悠远的钟声传到寒意四起的江面,孤舟上的诗人和衣而卧,寒山寺似近似远地伫立在姑苏城外,一种孤寂之情在诗人心中油然而生。教学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播放悠扬的钢琴独奏曲,以舒缓平和的曲调和忧伤肃静的音符,渲染一种幽静清冷的氛围。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三)反复诵读感受美

在古诗词教学中,反复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方法之一。教师创设诵读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五言绝句《夏日绝句》,创作的时代背景是南宋掌权者懦弱无用,导致国家受辱,作者借用项羽悲壮的故事来讽刺南宋王朝。教师在讲授古诗词时,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诵读音频,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效果。

再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七言绝句《望洞庭》,是作者经过洞庭湖时所作,此诗描写了洞庭湖的怡人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教学时,教师先播放洞庭湖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感知诗人的性格和情操。

三、结语

总之,情境教学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运用十分有效,借助多媒体,将古诗词中蕴藏的情境和美景形象地展示出来,从而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联系生活创造情境,让学生把教材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更好的学以致用;教学导语的情境,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构建一副优美的画卷,进而去理解作者在写作背后的心境;创设情境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和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参考文献:

[1]胡冬梅.关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作文:教研,2020,000(004):P.1-1.

[2]卢孟灵.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4):386.

[3]吴江涛.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版),2019,000(006):10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