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宗教工作
赵瑜荣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瑜荣,.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宗教工作[J]. 国学研究,2022.10. DOI:10.12721/ccn.2022.157047.
摘要: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排除万难、不畏牺牲致力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迎来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党正确认识宗教问题、合理开展宗教工作,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宗教工作进行研究,首先,介绍抗战时期当展开宗教工作的条件、再对抗战期间党宗教工作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说明,最后,总结了抗战战争期间党宗教工作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宗教工作
DOI:10.12721/ccn.2022.157047
基金资助:

宗教信仰几乎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人们信仰宗教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我国宗教文化由来已久,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这也表明我国对多种教义信仰的开放性,并认可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结合了宗教特点,合理地处理了宗教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宗教政策,一定程度而言,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1、抗战时期我党开展宗教工作的历史条件分析

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情况来看,我国社会与宗教有着密切联系,客观而言,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严重受到宗教的影响,特别是佛教、道教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百姓的佛教、道教观念较深,在陕北地区群众还受到伊斯兰教等教派的影响。佛教、道教寺观财产等更是受到军阀、官僚、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保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就认识当时社会宗教信仰存在落后性,同时也认识到有机结合进行发展的进步性,并积极结合宗教的优势面,促进社会的进步。例如,共产党发展初期阶段,积极团结一些破产农民、失业手工工人、受到迫害的无产者,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宗教思想,同时伴有宗教信仰上的封建性、盲目性,以及破坏性,因此,他们容易被封建阶级统治、操纵、利用。而运用宗教特点,给予他们正确地引导,则利于演变成一种革命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2、我党在抗战期间的宗教工作

2.1成立专门机构进行民族宗教问题研究

抗战战争期间,我党驻守于陕甘宁边区,边区政府是党中央直接领导的红色政权区域。同时边区存在民族宗教错综复杂的情况,因此,党中央十分重视处理好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处理工作。为了有效处理边区的宗教问题,我党成立了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简称西工委,基于该委员会的有效发挥作用,解决了边区宗教之间的冲突问题,让教众齐心协力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西工委于1940年4月和7月分别拟定了《关于回回民族问题提纲》和《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主要提出了共同抗日、共同解放的指导方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2.2制定有利于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宗教政策

抗战时期党秉持宗教信仰自由的态度,一方面符合党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另一方面也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翻帝国主义的侵略,让人民早日当家做主。1941年5月8日,《新中华报》发表文章,强调要确保一切抗日人民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这表明党充分尊重人民的宗教信仰权,同一阶段,党中央出台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及其解释》,该解释进一步表明人们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党在边区的施政纲领已经成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本政策,及保护人民群众自由信仰宗教的权利。1942年6月,党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的解释及其实施》指出:“凡居住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十八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充分表明党对于宗教开放性政策,且非常重视保障教众在权利上的平等性,不会因为信仰不同而区别对待。

2.3积极推动宗教界参加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党始终致力于打倒帝国主义的侵略工作中,并积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宗教方面的处理上,积极推动宗教界参与到抗日战争中,使其发挥有效作用,树立信心,为中国的发展作出贡献。为此,中国共产党积极接触到宗教界上层人士,首先使其认识到共产党对宗教的政策,打消宗教群体对党的多种顾虑,并将民族兴亡的重要性传递于各个宗教派别中,调动他们的抗日积极性。例如,1939年4月,周恩来和叶剑英在南岳会见了祝圣寺法师暮笳、巨赞等人,和他们深入讨论了抗日问题,形成了一致的抗日、保家卫国的看法,后期,巨赞法师同暮笳法师率南岳僧侣200多人,发起组织了南岳佛教救国协会,叶剑英知道后建议改称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以体现“佛教救苦救难”的宗旨,团结更多佛、道教徒一起从事抗日斗争,在全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3、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宗教工作的历史地位

(1)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抗战战争时间,党通过积极地开展宗教工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宗教的发展,同时也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为巩固我党的抗日民族根据地具有重要作用,进而起到了促进抗日战争胜利的作用。(2)促使党积累了丰富的宗教工作经验。宗教工作存在一定复杂性,想要处理好宗教问题必须先要积极的进行实际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推行相关政策,利于有效解决一些问题。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党非常重视宗教问题的研究,在此过程中深入认识了宗教形式、内容等,总结了丰富的宗教问题处理经验。(3)为以后党的宗教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借鉴。抗战时期由于党加深了对宗教的了解,并明确了宗教工作的本质思想问题,如核心是群众工作问题,因此,有利于党发展后期的对宗教问题的合理处理,其对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宗教工作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结语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着本质的特点,同时具有一定特殊性,与民族的发展密切相连,因此,研究宗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宗教也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积极影响。对此,党应深入认识到宗教的影响,并发挥宗教信仰积极、健康、向上的作用,使宗教文化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同步进步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谢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研究[J].世界宗教文化,2019(6):9.

[2]秦澎润,赵茜雅.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J].青春岁月,2019,000(008):421-422.

[3]谢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宗教工作基本经验[J].2021(2013-6):22-25.

[4]张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文化界的统战策略[J].2021(2011-12):150-15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