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占有重要的位置,由于古代诗歌与现代语言有一定的出入,高中学生学习古诗词时会有一定的难度。语文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多种形式授课等路径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积极性,从而提升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所存在的困境
(一)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普遍不高
对于高中古诗词的鉴赏,需要教师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要有大量的古诗词积累才能精准解读从而进行教学,但许多老师对古诗词的鉴赏并不到位,使得对古诗词的教学有一定的偏差或者并不能将作者所写的内涵真正地表达出来,有些老师只会跟着答案进行教学,没有自己的思考,让整个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二)传统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许多老师对诗文释意过于细致,释意之后便让同学进行背诵,很少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学生对古诗词也只是一知半解,未能真正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思想,一味灌输式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古诗词显得困难重重,同时这样的教学也会失去品味古诗的本意,让学生无法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当时作诗的情景,这会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大大降低。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路径
(一)引导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多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长期被动接受知识,严重影响学习积极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逐渐显现,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因此,突破教学现状的第一步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引导者。自主探究是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其主要表现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完成学习。
以《兰亭集序》教学为例,由于古诗词是诗人情感和客观物象结合的产物,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需以意境探究为主。首先,教学前语文教师收集相关图片或视频等,制作成课件,并提出探究问题:“体会作者从‘乐’到‘悲’,再到‘痛’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根据《兰亭集序》中的相关描绘进行联想,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等画面。让学生进入情境中进行探究,能充分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待学生结合问题进行探究后,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能让学生在联想情境中激发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同时,不断地探究能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者的情感,使其古诗词鉴赏能力得以提升。
(二)培养教师的文学素养
可以把古诗词的理解教学加入考核当中,主要是考核教学时,教师是否有融入个人对该诗的见解,从中也可以看出该教师古诗词的阅读量。同时老师之间也可以进行一些读书会活动,在读书会中,老师的想法可以尽情地抒发,在思想的交流中也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师的文学素养,在读书会中,老师之间可以相互评价,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励老师主动地提升自我。除外在的提高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对自身的文化素养进行提升,应该多读一些关于古诗词文学的作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且在更多的文化作品中汲取营养。
(三)创新教学模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困境,很大程度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很多老师为了高考让教学变得模式化、机械化,当然以高考为教学的重点是无可厚非的,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教学不仅仅是对古诗词逐字逐句的解释,更重要的是要以整首古诗词的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进入到整首诗的内涵里,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老师可以讲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可以讲解该作者的其他诗词,这样课外的拓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古诗词的内容。老师教学时也要避免一味地灌输,更重要的是老师要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古诗词作出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例如,在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五课《离骚》一文中,除了对本首诗进行诠释外,老师可以讲解屈原在楚国的遭遇,讲讲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可以通过讲解屈原其他的诗词来了解屈原这个人的性格特征,从而可以推断出屈原作这首诗的动机,从多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诠释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一旦学生对课堂有了兴致,那么课堂的氛围也会活跃起来。
(四)多种形式授课,鼓励学生诗歌创作
单一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疲惫,如果老师能不断丰富授课的形式,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致。想要丰富授课的形式,外在的设备条件也需要提高,学校应该大力支持并且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通过修建多媒体设备,增加电脑数量,建造实践教室等多种形式为老师教学古诗词提供外在的支持,其次老师应该适应时代的变化,多熟悉多媒体设备。动画视频、图片、音乐等形式会比传统的文字板报形式更能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并且图片,视频与文字结合的形式会比传统单一的文字形式更容易记忆,这也方便了学生的背诵,让学生不会对古诗词有太多的抵触感。
例如,在高中《语文》必修二《赤壁赋》一文中,可以将文中描写的在船上饮酒歌唱的画面用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仅阐释了文言文之意,而且这样的形式会让学生更愿意去深入学习。除了多种形式的授课,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自主地创作诗歌,让学生创作诗歌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三、结语
古诗词教学不仅是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精粹的重要途径,而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要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在较高的学习兴趣中有效地学习古诗词知识,进而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最终实现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周红霞.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7(2).
[2]茆卉.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J].情感读本,201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