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生硬,不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些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仅仅着眼于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语文素养的培养,并且教学模式过于僵硬,完全按照固定的模式,让古诗词教学缺乏人文性与生动性。因此,本文将从核心素养入手,探讨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从语言建构与应用方面入手,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字词理解和积累
(一)古诗词教学之初,必须要对学生的字词朗读进行相应的指导
在古诗词学习中,往往要通过多次的朗诵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诵读之初读准字词字音,这就是进行古诗词教学的第一步。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个快速吸收知识的时间段,要想保证知识的快速积累,就必须保证学生在诵读古诗词的时候,字词的读音是正确的。部分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对字词的纠正,其实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当中,第一点要让学生弄明白的就是保证他们在诵读古诗词的时候,字词的字音一定要正确。诗词的韵律和节奏的划分,往往需要经过多次朗读,如果学生连字词都无法读正确,那么韵律和节奏的划分也是比较难做到的。比如,在杜甫的《望岳》中,第一句的“夫"字,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它的意思,不能正确地把这个字音读准,那么就无法理解整句的意思,也就无法给这一句子划分出正确的节奏,在朗诵的时候也就无法读出正确的节奏与韵律。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过程当中,要将古诗词当中的字词诵读进行示范。这里的示范,并非指所有的古诗词都需要通过教师的范读来形成正确的字词读音模范,而是指对于古诗词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字音纠正。在诵读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先读,小组齐读,男女生分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自己默读等多种方式来进行阅读。经过多次朗读,学生自己就会对不认识的字词或者是比较陌生的知识进行探索和提问,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经过提问和阅读就已经掌握了对于相关字词的读音。这也就为翻译和文章情感的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指出古今异义字词的不同之处,加强学生对此类字词的理解和积累
今异义词,是学生常常会在古诗词的阅读过程当中碰到的,在学生的古诗词理解当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板块,因此教师要注重对这一板块进行重点教学。帮助学生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同样的词,它的古代意义和现代意义具体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在理解这种不同的基础上掌握古代文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这一首诗中,“可怜”的含义与现代意义上“可怜”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学生在不了解这一个词的含义的情况下,带着现代意义的意思去理解这“可怜”的意思是指可爱,而不是现代意义上对某一个人的怜惜的意思。要想引导学生合理地解决这一首诗,理解这一首诗,掌握作者在这一句诗当中想要表达的具体的情感,那么就必须要对“可怜的含义进行深入的理解,认识到它和现在的“可怜”的意思是完全不相同的。因此要想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就必须对古今异义词进行深入的探讨,这是古诗词教学实践过程当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首先了解这首诗当中存在着哪些古今异词,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它是否与现代词的意义一样,如果不一样,应该如何理解,这些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让学生理解它的具体意思。
二、从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思维能力
(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会像作者那样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
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起学生相关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当中,也学习古人的高尚精神,培养起他们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比如,在苏轼的《定风波》这一首词当中,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和苏轼一起游玩的友人狼狈不已,但是苏轼却波澜不惊地站在雨中漫步,他由此想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情感,不得不说,这就是种积极而又乐观的人生态度。因此教师在对这一首诗的情感进行赏析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积极乐观的情感,让学生在面对人生问题的时候,树立自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才是古诗词教学当中要培养的人文情怀。
(二)引导学生站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看待问题,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要给人以健康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更要引导学生学会以全面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事实,并且对事实的分析与综合,不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而是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其表达的效果与情感是否合乎历史的潮流。比如,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这一首诗当中,最后两句作者就从时代的关系和具体场景的因素去分析都能成功的具体因素,这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事物发展的恰当例子。
三、从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鉴赏诗、应用诗、创造诗的意识
(一)培养起学生鉴赏诗和运用时的具体能力
古诗词作为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板块,它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在古诗词的文化熏陶之下,能够培养起学生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古典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鉴赏美和应美。能够对古诗词进行鉴赏是语文古诗词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古诗文知识,还要教会他们鉴赏古诗词的具体技能和方法,培养起学生能够独立鉴赏和阅读古诗词的能力。比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通过几个典型的战争场面,就营造出了一种肃杀、紧张而又激烈的战争场景,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去分析这种技能和技巧。在下次遇到古诗词的时候,看学生是否能够自觉应用相关的技巧,对一首新的古诗词进行相应的鉴赏。
(二)在语文课中开展相关的活动,给学生一个应用和创造诗的平台
在学完一个单元的古诗词之后,为了验收相应的成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古诗词诗歌朗诵大赛或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应用自己所学的古诗知识。教师也可以在学习完一首诗歌过后,给学生布置一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回家围绕着一个事物进行自己的创作与诗歌格律和相关的情感,来创造出一首自己的小诗,这一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将学生的成果在班上进行分享与交流。
结语
教师时时刻刻要认识到,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必须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古现在语文教材中,古代文化这部分比例增大,这也就意味着古诗词的比例会大大提高,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
参考文献
[1]白国本.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1(3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