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头,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行为才是自发的、深入的。就历史与社会学科而言,由于有其自己学科特点,作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而言,应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一般上课如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主动提出疑惑、积极完成课余任务等等,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学生,成绩普遍都会较好,相反,如果学生疲于学习,对历史与社会课程缺乏兴趣,那么历史与社会课堂将会毫无生气,许多课堂活动无法开展,最终不利于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成绩下降。
1.有机衔接核心素养与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
1.1以现实生活为媒介,实现二者的结合
历史与社会学科虽然传授的人类历史与社会已有的知识经验,但还有重要的一点,学习历史与社会,要学会从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吸取经验教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现实社会服务。因此,教师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一方面应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不仅是解决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的能力,还要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社会参与的能力。另一方面,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的重要性。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从古至今都是中华儿女的优良传统,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必须紧紧贴合社会生活,更多引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作为学习的素材,以当代社会的要求来要求学生,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密切联系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历史与社会学科由于其自身特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等,使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其他学科知识特点,缩小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局限性。通过以上两点培养学生的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能够使核心素养理念贯彻融会于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2.完善历史与社会学科课程评价机制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评价应当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评价,才能有效检验学生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
2.1增加贴近生活的评价内容
考察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更加有效,但事实并不是很理想。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业评价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重主体、重过程、重发展”,“学生是学业活动的价值主体,学业活动的目标应该重视满足学生对学习活动过程的体验,重视促进学生学业上的发展。”因此,在测量学生学业的同时,更应该以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现实生活的、变化多端的事例为考察内容,比如中日关系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南海主权争议问题、校园欺凌问题等,这些问题既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又是需要学生借鉴人类历史与社会经验,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的问题,才能够真实考察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2.2拓宽评价形式
以贴近现实生活的事例考察学生是一项很好的评价内容,但这类题目通常不会也不适宜出现在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试卷中单独考察。此时,教师可以换种形式考察,比如适当开展课堂讨论、课后小论文等形式,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表达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意见或者建议。
2.3重视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学习
学校应当积极组织参与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相关活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如果教师对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不熟悉,了解不透彻,那就只是做表面功夫。因此,学校不仅要积极参与教育领导机构组织的相关研修活动,学校自身也要多组织有关活动,比如开展教学技能比赛、组织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研讨会、创设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等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做好学习心得体会,把学习到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当考察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把学生的喜好融入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综上所述,本章节主要对培养初中生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培养的成效进行阐述,包括史料研读能力、知识的提取和调动能力、学生情感、精神等的升华几个方面。
在理论上提出了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以本人所在地区某中学为例,通过分析学校有关活动安排和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成绩,提出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培养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几点建议。当然,培养学生的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不仅仅只有以上的几点成效,对于社会、学校、历史与社会学科、学生个人来说都有重要意义。不过,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以上存在的问题也只是个人的一些思考。
培养初中生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在理论上或者教学实践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陷,需要广大教育研究者、学者、一线教师的共同探讨和完善。本节只是列举了几个方面,希望能够提供有用参考。
3.结论
“历史是过去和现在的对话,学习历史与社会最重要的不是为了认识过去,二是为了明白现在。”可以说,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即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因此,本人结合本专业的知识和学习生活中的一些思想理念,选择研究新课标下初中生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研究方向,探索通过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搜集和阅读有关资料后,从中发现问题,最后提出初中生的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燕飞,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华夏教师,2017-02-15
[2]夏宏业,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