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教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在小学培智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适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其语言表达、思维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然而,由于培智学生存在认知、语言、注意力等方面的障碍,教师的提问策略需要更加精心设计和灵活运用,以适应学生的特殊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一、培智学生的特点及对提问策略的影响
(一)认知特点
培智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理解能力较弱,抽象思维发展迟缓。他们往往难以理解复杂的问题和抽象的概念,对于教师的提问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具体的引导来思考和回答。例如,在讲解一篇课文时,对于正常学生可以直接提问“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但对于培智学生,这样的问题过于抽象,他们可能无法理解,教师需要将问题分解为更具体、更直观的小问题,如“课文里讲了谁?做了什么事?”等。
(二)语言表达特点
许多培智学生存在语言发展障碍,表现为词汇量有限、语句表达不完整、发音不准确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使用简单、易懂、清晰的语言,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式。同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组织语言回答问题,对于学生不清晰或不准确的回答,要有耐心地引导和纠正,鼓励他们继续表达。
(三)注意力特点
培智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难以长时间集中在一个任务上。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把握好时机,选择在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的时候提问,并且问题要具有吸引力,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通过提问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或者利用直观的教具、图片等辅助提问,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二、小学培智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策略
(一)提问类型多样化
1.事实性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是针对课文中的具体信息进行提问,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例如,在教授《小猫钓鱼》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问:“小猫和谁一起去钓鱼?”“它们在哪里钓鱼?”等。事实性问题能够帮助培智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同时也为后续理解性问题的回答奠定基础。
2.理解性问题
在学生掌握了课文的基本事实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理解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比如,“小猫为什么一开始钓不到鱼?”“后来它是怎么做的?”等。理解性问题可以促进培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开放性问题
适当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和感受。例如,“如果你是小猫,你会怎么做?”“你觉得钓鱼有趣吗?为什么?”开放性问题能够激发培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二)把握提问时机
1.在导入环节提问
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在学习《四季》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吗?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呢?”这样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为理解课文内容建立了联系。
2.在讲解过程中提问
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适时地提问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比如,在讲解生字词时,教师可以问:“这个字是什么结构?谁能给它组个词?”在讲解课文段落时,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
3.在课堂小结时提问
课堂小结时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例如,“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课文?你学到了哪些生字和词语?”“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部分?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三)提问方式灵活多变
1.直观提问
利用图片、实物、视频等直观教具进行提问,能够使问题更加形象、具体,便于培智学生理解。例如,在教授《水果》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拿着各种水果的实物问:“这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颜色的?”通过直观的视觉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情境提问
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回答问题。比如,在学习《让座》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模拟公交车上的情境,问:“如果你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老奶奶上车了,你会怎么做?”这样的情境提问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3.个别提问与集体提问相结合
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采用集体提问的方式,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回答,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而对于一些难度较大或需要个别关注的问题,则采用个别提问的方式,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帮助,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四)给予积极有效的反馈
当培智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无论回答是否完全正确,都要表扬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例如,可以说:“你回答得很棒,声音很响亮!”“你很勇敢,能主动回答问题,继续加油!”通过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回答不准确或不完整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具体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完善答案。例如,“你说对了一部分,但是还有一些地方需要补充。你看,这里是不是应该这样……”通过具体的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在小学培智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不断关注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提问策略,为培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更加有效的提问策略和教学方法,以推动培智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郝茹毓.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3.DOI:10.27212/d.cnki.glnsu.2023.000978.
[2]陈秋宏.培智学校教师课堂提问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