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于教师而言,把学生教育成具有健全的人格全面发展的人重任而道远,小学阶段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如此重要而家庭教育也同样重要。小学生家庭教育是塑造孩子个性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未来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小觑,接下来谈谈我的肤浅认识。
一、重视智力和能力的培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遗余力地进行智力投资,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在孩子的智力投资上竭尽全力,家长在孩子的非智力教育上投入甚少,相对来说,家长忽视了孩子们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参加劳动活动是孩子自身发展的需要,劳动活动对孩子们的体力、智力、独立性、克服困难等能力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作用。但是,有的父母出于“爱心”,片面强调小学生年龄小、不懂事,对孩子过分照顾,不让孩子进行劳动锻炼,这样做一方面压制了孩子应有能力的发展,失去了自我服务的劳动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势必使孩子们内心产生一种依赖心理。因此在家庭中父母不必对孩子照顾过多,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决不包办代替,要给孩子创造机会,要有意识地放开他们的手脚,让他自己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予以指导,使孩子在“做中学”,“学中做”,逐渐体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愉悦,利用孩子们从小具备的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作为家长爱子之心人皆有之,问题是怎样爱孩子才正确呢?无论是过分溺爱还是过分约束,都不可能培养出社会有用的人才。父母一定要学会科学地爱孩子,做到爱得热烈而不失理智。家长要爱得有尺度,教得有方法,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对学生们提出的要求,年龄越小要越要具体,绝不溺爱、迁就。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碰到困难,家长可以给予启发,但不能代做,一定要让他独立完成。让孩子学会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培养孩子坚毅顽强的性格。
二、重视学生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顾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热衷于凑热闹,赶时髦,强迫孩子学围棋、乒乓球、弹钢琴、绘画,电脑等,经常听到或看到这样一些家教情况:父母看到别人的孩子学钢琴,也不管自己的孩子愿不愿意强行让自己的孩子也学钢琴,而且必须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有的学生虽然被逼出了一技之能,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则相形见绌,因此有必要引导孩子全面发展,我们不希望看到学生们具有渊博的知识,却呈现出老态龙钟的样子,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遇到困难就退缩了,缺乏坚强的意志,怕吃苦。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但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还要培养他们能力,做到协调发展共同提升。合理的教育方式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育。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爱好,尊重孩子的个人差异,并通过与孩子互动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模式。
三、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
家长的言行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家长在生活中往往忽略这一点,对孩子要求严苛,对自己却放纵,有时不知不觉将自己的陋习和缺点传授给了孩子。因此家长要注重榜样示范的作用,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
四、重视学生知识传授和人格教育
当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教学生做人和知识哪一个更重要。大家一致认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是最重要的。“光有品性,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性,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情感、道德、意志等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人格教育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善于反思,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坦然面对挫折等等,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携起手来共同打造学生健全人格。
五、重视爱的付出和爱的传递
有爱心的孩子往往成长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中,善于关心他人的孩子其父母也必然很会关心他人。来自家庭的温馨与关爱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充满爱和关怀的成长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是培养孩子积极向上品质的关键,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家长对于孩子付出不应该仅仅是“奉献”,而是培养孩子爱的能力,教育孩子要把爱传递下去,对家人及社会给予回报。因此我们应注重加强学生“爱的教育”,并有传播爱的能力。
六、把握家庭教育的教育资源与机会。
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发展平台。家长可以积极与学校、社区以及相关教育机构合作,为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培训机会。
结束语
对于学生的教育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家庭教育曾给我们诸多的思考,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就一定能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海英.浅谈幼儿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J].新课程(上),2017(07):197
[2]张崇志.马佳妹.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分析及策略探讨[J].幸福家庭,2020(1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