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中职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只有在这一阶段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就新时代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策略展开深入研究[1]。
1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1.1教育目标的职业性
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同时也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学生善于钻研学习,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中职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为未来学生的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与精神力量,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同时又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中职学生。
1.2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在中职学生的学习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涵盖内容很广泛,不仅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也包括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等。而且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规则意识教育,强化学生日常的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教育。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不仅需要承担一般学生的思想指引,也需要注重学生的未来的思想发展。
2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
就现状来看,部分中职学校仍未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起较高重视。由于学校只将工作重心放在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上面,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都未能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未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来进行对待。虽然在教育部门的客观要求下,学校依然会按例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实际工作开展得非常敷衍,例如只是简单地通过几节大课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指标任务,这样的教育只流于形式,而无法发挥出真正作用[2]。
2.2对政治的关注程度不高
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相当多的中职学生对党的最新动态不关注,只有5%的学生非常清楚了解党的十九大召开情况:在对时政类新闻这一问题上,有70%的学生只是简单了解每天的时政新闻,并且更多倾向于社会新闻、娱乐新闻,更关注娱乐明星的动向,甚至有15%的人根本就不关注时政新闻;对于党的理论、政策、指导思想,只有60%的学生有一些了解,有35%的学生比较清楚相关的知识与观点。
2.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完善
一个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是保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与基础。不过现阶段,仍旧有很多中职学校尚未建设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中存在着较多明显漏洞和缺陷,例如未明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未规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程、未明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责、未建立合理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励与反馈机制等。这些问题,一方面会造成实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盲目化、混乱化,另一方面还会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形成阻碍[3]。
3加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社会层面
加强舆论思想引导,全力营造中职学生学习的浓厚氛围。中职学生现在正处于成长时期,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学校必须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在社会舆论引导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宣传思想,将党的理论、指导思想、中国梦等理论思想内化于百姓心中、践行于他们的实践当中,在社会中形成一定的理论氛围,用社会的舆论氛围去影响和感染中职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全民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加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当中。从而引导他们加强思想政治的学习,增强中职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3.2提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
在新时代下,若想提升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首先应提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意义与价值,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放在与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进行对待。特别是学校领导应做好带头作用,主动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广大教师则要认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只有全校上下都充分重视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够真正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
3.3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和学生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需要认识到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性,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有着一定的影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学生身处于校园当中可以受到良好校园文化的熏陶,从而可以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学生参与的很多活动都是在校园当中开展的,因此,校园活动必须要积极向上、较为丰富,这样才能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校园风气,中职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或者是竞赛,让学生和教师参与进来,感受到校园文化所具有的魅力[4]。
3.4立足学生实际,关注学习体验
传统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一直局限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当中,在课堂上教师处于绝对的主要位置,学生只能处于十分被动的位置,这样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处于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将自己放在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的位置上,从教师中心制转变为学生中心制。教师的主动引导和细心关注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我肯定感,能够敞开心扉和教师主动地进行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处于这样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当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有明显的提高。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位置,与互联网教学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定位,积极和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信任自己,只有这样才会接受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开展正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提升中职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互联网模式下的学习反馈较为及时,学习过程也更具可控性,对于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和学科思维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语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基础教育,近十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加强我国国民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对吉林省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途径,希望能够为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提供示范与指导[5]。
参考文献
[1]高连科.新时代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7):149+151.
[2]高晓燕.新时代如何加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7):163,165.
[3]梁佩仪.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17):112-113.
[4]李中奎.新时代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12):168-169.
[5]李静.新媒体对当代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J].职业2021(04):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