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工作主要包含了学生思想、心理、健康就业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实施教育管理的意义在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而思政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态度、意识以及观念方面的影响,两者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相通之处。为了能够切实提高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民办高校应积极提炼两者契合点,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探索多元融合途径与方法,促使两者充分融合,促进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水平以及育人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提高管理人员思政素养与教育意识
新时期在民办高校中要想促进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需要民办高校能够关注管理人思政素养的提升,使其能够意识到在学生管理中实施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建立思政教育渗透意识,推进两者深度融合,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切实提高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水平。为了能够实现上述融合教育效果,需要民办高校能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对校内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思政教育。首先民办高校应对当前学校内部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与工作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掌握管理人员实际存在的管理问题,以此为基础为管理人员提供思政知识学习与培训机会。在当前很多民办高校中采用硬性管理方式开展学生管理,这一管理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却会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为了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管理人员能够转变管理理念,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管理中,采用柔性管理方式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实施教学管理,关注学生情感与学习方面的需求,突出管理理念的人性化,从而得到学生对教学管理理念的认同,使其积极的服从教师管理。其次,民办高校应定期对学生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在考核中融入思政知识内容,借此督促管理人员积极学习思政知识,提高管理人员对思政知识学习的重视,实现管理人员行为的约束与规范。最后,民办高校应提高管理部门薪资待遇,借此吸引更多具备思政教育与教学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进入民办高校中,提高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水平与育人能力,推进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深度融合。
二、基于思政教育,完善学生管理制度
在民办高校中要想推进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需要民办高校能够基于两者融合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制度中,增强学生对学生管理制度的认同感,从而提高学生管理效果。但是对当前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现状分析能够发现,其主要通过硬性措施对学生进行管理,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刻板、保守,与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思想意识不符,很多学生并不认同学校所指定的管理制度,仅仅是表面上应付,并未切实的遵守,因此并未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与价值,在新时期如果民办高校依然采用传统刻板的管理制度开展学生管理,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发展。为了能够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效果,管理者可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学生管理制度,突出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增强学生对学生管理制度的认同感。首先,民办高校应加强对当代学生身心特点的调查,基于此制定学生管理制度,保证管理制度制定的契合性,促使学生积极遵守管理制度,综合素质与思想水平不断提升。其次,民办高校在制定管理制度中还应关注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到管理制度制定中,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促使学生根据管理制度进行自我行为约束与规范,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最后,在实际教学管理中,教师应以思政教育为依托,在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中积极探索增强学生管理效果的方式,促使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充分融合,不断强化学生管理水平与育人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基于思政教育,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在民办高校中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需要教学管理人员能够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学生管理,改变传统民办高校单一、固化的硬性管理模式,消除学生对于管理工作的抵触心理。另外,在民办高校中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能够解放学生的思想束缚,让学生感受到管理工作的人性化与趣味性。首先,思政教育中包含了很多关于传统美德与礼仪方面的内容,民办高校可以将其融入学生班级管理与宿舍管理中,对学生文明行为进行规范,并基于此评比文明班级与文明宿舍,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促使学生形成文明的行为与习惯。其次,思政教育中有很多关于优秀榜样事迹,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将其融入学生教学管理中,借助先进人物优秀事迹 ,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努力与奋斗,建立良好的学习意识,不断强化学生学习能力。最后,思政教育中有就业观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将其融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为学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向学生普及就业市场现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与职业观,增强学生就业意识,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的全面融合,强化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与育人效果,促进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
四、基于思政教育,创新学生管理方式
新时期在民办高校中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需要对原始管理方式与手段进行创新,不断增强两者融合效果,适应新时代发展对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要求。首先,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的核心在于促进群体学生协调发展,因此在实际学生管理中需要充分考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基于此在学校中组织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如文明周评选、学生权益保护月等,将思政教育借助主题活动形式开展,融入学生日常管理中。其次,可以借助现代化手段将两者融合,在民办高校中建立网络线上教育管理平台,发布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方面的信息、资料与活动等,学生可以借助这一 教学平台开展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自由的交流学习空间,便于教育管理者对学生思想意识与状态进行及时的监测,针对学生思想意识信息反馈掌握学生思想意识状态,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基于此提炼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与学生及时交流与互动,消除学生不良思想意识,强化学生管理效果,发挥思政教育育人功效。最后,民办高校可以基于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融合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与企业、行业进行合作,在实践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规范学生行为,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例如,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志愿服务,了解企业岗位要求,渗透职业精神,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使其根据岗位工作要求,规范自身行为,为后续就业做好准备。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民办高校中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是新时代发展对于教学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为了能够推进民办高校创新发展,提高民办高校育人水平,需要提高管理者思政素养与思政意识,结合思政教育创新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管理中全面融入,切实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水平与育人能力,促进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