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日语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董莉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董莉莉,.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日语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研究,2024.6. DOI:10.12721/ccn.2024.157065.
摘要:
课堂教学的重点不仅在于传授学科知识,也在于文化意识的培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是我国文化中炫丽的瑰宝和财富。本论文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日语教学中的融合现状,并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日语课堂教学的结合点和实践策略。
关键词: 传统文化高中日语教学研究
DOI:10.12721/ccn.2024.157065
基金资助: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化交流的加深,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也愈发深刻。为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青少年们的文化意识,教学者们在教育教学中也需要结合学科特点,有机地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从而帮助学生以国家化以及多元化的视角感悟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培养文化意识。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日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言是人类生存与交往的重要工具,是思维与表达的重要符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日语的学习贯彻“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的精神,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日语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近年来,小语种的课程在各个高中开设,甚至许多高中在高二年级才开始上课,多数教师以高考为导向,上课过程中着重于知识点的传授,和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价值观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外语学习方面,开拓国际化视野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本土文化的吸收和理解,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而且站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角度,重知识轻素养的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单一性,不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需要。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日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各学科课程教学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在学科建设和课程内容上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增强家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提高社会责任感。

2、实现日语课堂教学的要求

中国与日本同处东亚,具有两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交往历史,中日两国的语言和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语音或者字形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在日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使学生在中日语言和两国文化的交错中能够通过融通中外,感受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生通过日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了解日本,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文化,形成包容开放的思想和多元文化意识,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日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日语课堂教学要以主题为引领、情境为依托、语篇为载体、任务为驱动来进行实践活动,且在教材主要分为生活、人文、社会、自然四个主题,教师在课堂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主题和语篇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和升华,全面发展日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和文化意识。

1、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典故相结合

圣凯在《中国佛教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与界限》一文中提出,中国佛教文化是指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在中华土壤生长发展起来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中国佛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众所周知的共识。在高中日语教材《日语必修》第三册第10课《鉴真精神的继承》以“文化使者”鉴真东渡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学习鉴真的精神,争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而且在《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6课《莫高窟》中以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为主线,通过了解莫高窟繁荣与衰败的历史,以及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和日本画家平山郁夫保护莫高窟传统文化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物质文化遗产--莫高窟以及精神文化佛教经典的艺术价值和现状,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意识的提高。

2、中国传统文化与节日民俗相结合

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起源,包含着宗教、祭祀、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凝结着中华民族爱国团结,诚信友善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日语教材《日语必修》第二册第6课《过年》一课中,以学生最熟悉的传统节日春节为主题,通过了解和对比中日两国“过年”的节日习俗和现象,探讨春节的节日由来和节日文化,比较中日两国节日庆方式的异同,加深学生对中国春节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进而思考不同节日文化所蕴含的优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

3、中国传统文化与饮食生活相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丰富多彩,蕴含深厚的精神文化,还包括了形式多样的物质文化。从人们的饮食习惯更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并包。在高中日语教材《日语必修》第三册第9课《饺子》一课中,将历史悠久的传统美食饺子为主线,让学生通过了解中日饺子饮食上的异同,追溯饺子的起源以及其文化内涵,继而认识到饺子起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的影响力。且在日本盛行的“茶道”文化也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作为文化载体的茶具和茶室等方面都展示着中国传统茶文化优秀思想内涵。不仅是饺子还是茶都展现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进而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致力于传播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结语

语言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在日语课堂教学中拥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日语课堂是新课标背景下日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从事日语教学的教师们应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与日语课堂教学的多个结合点有机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多元文化意识,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用日语讲述中国故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高玫.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12):88-90.

[3] 郭侃亮.高中日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基于“双新”的思考与课堂实践[J].中等日语教育,2022,(00):56-66.

[4] 武鑫.高中日语课程“文化素养”的实施现状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5] 圣凯.中国佛教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与界限[J].佛学研究,2023,(02):1-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