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提出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重塑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军事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力量,成为影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大变量”。[1]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育人,提升校园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粘合度。因此,高校要创新网络思政工作方式方法,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提升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二、研究设计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调研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使用易班的情况进行实证调查。调查问卷根据学者张力编写的《全国大学生易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自编的《大学生易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以广东省易班共建高校本科生为例,围绕易班内容建设、工作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876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824份,有效率94.1%。根据调查问卷反映出来的问题,深入访谈学生11名。
三、高校基于易班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难题
易班平台虽然在整合育人资源、促进师生交流、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得到了高校的普遍认可。但是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发现,易班仍存在定位不清、优质内容供给不足、队伍建设有待强化、工作机制有待优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发展定位不清晰,核心竞争力不足
易班平台创设的初衷和现在承载的政治任务来看,它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一个单独的教育任务,更重要的是实现思想价值引领的政治任务,涉及到国家意识形态战略的实施,涉及到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培养,涉及到下一代在成长过程中的信息安全等。易班作为一个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互动网站,倡导互联网+教育教学、互联网+生活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服务等多种模式,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多数高校无法处理好建设过程中思想引领、教育教学、生活娱乐几者之间的关系,片面注重开发单一功能,忽视了其思想引领的政治作用。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1.42%的学生认为易班平台是网络思想政治平台,81.46%的学生认为易班平台是大学生综合事务管理平台。数据结果表明,高校在利用易班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时,过于侧重其生活服务功能,没有很好的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易班平台建设中,从而导致易班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效发挥不明显。
(二)内容特色不凸显,用户粘性不高
用户粘度是网络平台建设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用户对社交平台的使用度和依赖度,用户粘度越强,越有利于发挥网站的功能价值[2]。易班的主要用户是学生群体,提高学生使用率,才能保证易班的各项功能作用的发挥,从而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是从调查的学校来看,广东易班共建高校基本实现了本科生全员注册易班,但是使用易班的频次却较低,56.12%的学生表示基本不用易班,28.25%的学生一个月使用1-2次。由此可知,学生对易班的依赖性不高。究其原因,这与易班平台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易班平台2007年投入使用以后,初期只是在上海高校进行试点推广,2013年以后才在全国进行推广。同一时期,QQ、微博、微信等平台已经建立了稳固的社会关系,学生已经形成了使用习惯。一个网站的用户粘性的增强是一个系统的建设过程,需要在网站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产品迭代、服务功能升级等,以满足使用者不断发展的需要。而易班在发展过程中,功能特色不够凸显,没有抓住学生的刚性需求,虽然推送的信息量大,但优质的原创性内容堪称凤毛麟角,过多强调了娱乐、生活服务功能,而这些功能QQ、微博、微信等平台也能实现,导致用户粘性不高。在实证访谈中,广东第一批易班共建高校易班中心学生干部A提到:“学校比较注重学生的易班注册率,保证100%本科生注册。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班因其功能过多,自身特色不足,很难吸引到学生使用。一般就是学校依托易班开展大型活动时,学生才会使用,主动使用易班的学生比较少。”
四、高校基于易班平台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实践路径
基于易班平台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优势,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易班在全国范围的推广与建设,基于易班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问题和实践难题也涌现出来。本文基于易班平台现实困境,从发展定位、内容建设、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方面出发,探析易班网络育人的实践路径,以期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一)加强顶层设计,把握易班网络育人方向
易班平台建设必须要明确其思想价值引领的政治任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方针,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为重点,充分利用易班的平台整合全校网络专业教学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此外,要把握工作思路,坚持内容为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原则,积极寻找网络思政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更多契合点,充分发挥易班平台独特优势,实现线上与线下同频共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元素融入易班提供的教育教学、校园生活和文化娱乐全方位校园服务中,利用生活服务、文化娱乐、教育教学功能吸引学生留在易班,学在易班,进而实现思想引领。
(二)优化易班内容建设,构筑易班网络育人阵地
内容建设是一个平台持续发展的根本,易班平台建设应注重内容完善与优化,牢牢抓住完善“内容”这个“牛鼻子”,提升易班用户粘性。一是依托优课平台,打造网络思政教育高地。易班优课平台集中整合了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在提高自主学习水平、促进师生交流互动等方面可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高校可推动学校形势与政策、国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劳动教育等通识课程进驻易班,利用“易班优课”等教育资源,制作“易班微课”短视频,拓展教学资源,建立覆盖课堂内外、集中线上线下资源的网络思政工作矩阵,围绕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传播先进思想,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二是坚持需求导向,构建易班服务育人体系。遵循互联网平台建设思维,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深入调查和准确了解学生需求,将智慧校园建设和易班平台建设深入融合,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体系,满足学生需要,提高学生使用频次。可贴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增加不同种类服务内容、开设不同功能模块,包括学习资料下载、课程表查询、水费电费充值、奖助学评定、就业协议申领等,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和个人事务管理需求,建设易班平台和丰富平台服务功能,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学生易班使用时长和频率,培养学生易班的使用习惯。
参考文献:
[1]冯刚.新形势下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5(8):3-5+29.
[2]沈漫,夏文芳.提高易班用户粘性的工作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4(08):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