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元素,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到音乐课程的魅力,并逐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然而,目前我国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还不够深入,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调整,使其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在这一背景下,笔者结合高中教育音乐情感渗透的实例,探讨了有效开展情感教育的对策。
一、结合音乐作品背景,渗透情感教育
音乐作品的产生与时代背景、社会生活等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背景材料为依据进行音乐作品的教学是达到情感教育目的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将作品的背景语教学材料相结合,以录像素材、讲故事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到音乐创作背后的故事,为情感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再结合作品进行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高中生们特别喜欢老师给他们讲故事,这是因为故事中的事物有趣、丰富,能让高中繁复学习之余,让学生能够短暂“休憩”,而且有些人物形象聪明、有智慧,还能启发学生对事物的思考。通过开展富有成效的音乐背景故事活动,让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启发智慧的思考,在故事情节中培养生活意识,不断滋润学生,让学生在爱和关怀中不断成长。所以,教师可以给予音乐背景创作符合学生心理成长的故事,让故事以音乐为背景,让音乐以故事为基础,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明白故事精神,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一次音乐鉴赏活动中,笔者给学生放了《二泉映月》,然后给他们拓展了阿炳(华彦钧)的故事。他童年丧母,后又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但是他没有因此放弃音乐,他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学生都不禁佩服这个民族音乐人,他的故事也启发了在场的学生们,为他们的成长指明了方向,使他们树立了成长自信,人生路虽然又宽又长,艰难险阻也不断,但是阿炳在困难的境界下,也造就了成功的一生,学生们也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和坚持,也会赢得美好的未来。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需求,为学生规划歌唱曲目,从欣赏、品味到吟唱,让学生在这一系列课程设置陶冶心灵,培养信心和勇气,并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深挖教材内涵,渗透主题情感
深挖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对于高中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有着明显的积极引导作用。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紧扣素质教育理念,指引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的发展。例如在高中音乐的教学中,学生要学唱“我和我的祖国”“黄河大合唱”“走进新时代”等歌曲,教师可以在教唱前给学生介绍它们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感知自己身为华夏子民,和祖国母亲息息相连、一刻也不能分离的心境,感受个人和祖国之间,亘古不变的情感。与此同时,可适当引入宣扬爱国主义的电影,如《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的一些片段,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渗透情感教育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作用下,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了全方位的支持。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高中音乐教师必须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媒介手段,发挥当代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为高中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音乐学科在情感教育中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特色,若其能与多媒体充分结合,势必能够更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他们的感官体验。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在歌唱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首先,教师要对歌曲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深化其思想内涵,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这首歌曲属于哪种情绪表达?这首歌旋律是怎样的?最后,以合理、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思考问题,构建相关情境,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例如,以动人的画面为引导,在《黄河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中感知爱国主义精神;在《广陵散》《流水》《阳关三叠》《雄心壮志冲云天》中感知传世千古的名曲和我国的京剧。在赏析前,教师可通过PPT画面赏析的形式,将学生带入到各种情感情境中,以此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精神境界和浓厚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具体来说,在课前,高中音乐教师把课堂教学资源做成了短片,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减少了课堂中不必要的重复,利用微型录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促使情感教育的高效实行。比如《流水》,它是一首著名的中国传统名曲,所以很多学生在上课前就听说过它,也知道“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对其创作背景也有所了解,但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就没有足够的动力来激发学生们的情绪。所以,教师可以把一个展示中国古代名曲的短片融入教学中,通过音乐和传统名曲表演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个特定的情绪和气氛,然后通过音乐的起伏转折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促进其情感素养的提升。
四、开展实践活动,渗透情感教育
实践活动是推动情感教育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音乐教学活动的延伸,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乐趣。高中生正值青春活力的时期,组织他们参与音乐实践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他们情绪发展的机会。例如,学校组织歌唱、合唱以及舞蹈比赛等,通过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学生开阔眼界,获取创造性的发展机会;将快乐教学思想与音乐欣赏、创造技能结合起来,是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积极的音乐情感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形成了正向的引导。又如,高中可以根据学校和社会的实际情况,通过举办音乐竞赛,设立奖励,为贫困地区儿童筹集资金,让学生们在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能的同时,用自己的能力来帮助别人,这是立足于社会的巨大情感力量,是学生情感获得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音乐教育中,要做到以“情”为中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领会音乐的价值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给予他们充分的个人情感体验,逐步把情感教育的内涵转化为学生的思想素质,最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旭.高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传统音乐文化素养的研究[J].中外交流,2021,28(2):1489.
[2]贾新萍.高中音乐教学中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路径探索[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8):102,104.